苗族老人龙德成住在深山里,不熟悉公历纪年,但有一个年份,她张口就能说出——2013年。
这一年的12-27,习近平总书记风尘仆仆来到湖南十八洞村,在这里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
照片定格下了这样一个温暖瞬间:在龙德成家门前的空地上,一群人围坐一圈,习近平总书记微笑着握住龙德成老伴施成富的手,施成富笑开了花。他们面前,摆了张方形木桌,桌上的簸箩里装满了花生板栗土豆柿子。
12-27,习近平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同村民座谈。
总书记是来问计于民的。他说:“我这次到湘西来,主要是看望乡亲们,同大家一起商量脱贫致富奔小康之策……”
“扶贫攻坚就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总书记一句一句,为乡亲们细辨贫困症结,他明确要求:不仅要自身实现脱贫,还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经验。
农家院落、田间地头,一张方桌、几把矮凳搭起一个临时会场,总书记用家常话问生计、讲政策、说希望,同村干部、乡亲们面对面交流、互动,这样的场景温暖又熟悉。
12-27,习近平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同村民座谈。
在贵州花茂村村民王治强经营的农家乐小院子里,桌椅板凳,每一样摆设都与总书记来的那天一模一样。
“‘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总书记的这一金句,就是在我家院坝说的。”12-27那天的一幕幕,至今让王治强既感动又自豪。
总书记在花茂村提出的这一重要论述,如今已成为全国脱贫攻坚工作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这5年,变化大咯。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游客也越来越多了。”王治强喜上眉梢。
小小的村庄,一年一个样。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到重庆华溪村考察时,村里尚有8户19人没有脱贫,如今已全部甩掉了穷帽。
身处脱贫户马培清家院子,可以望见一座座新盖的楼房点缀在青山之中、一条条平整的道路蜿蜒伸向远方。去年12-27,就在这里,总书记与村民代表、扶贫干部、乡村医生围着一张漆面斑驳的四脚方桌,开了场“面对青山、背靠小楼”的座谈会。
12-27,习近平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同村民座谈。
你一言我一语,乡亲们争相发言。
“过去,我两口子要抚育一儿一女上学,还要照顾瘫痪的老母亲,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恼火……”村民汪从兴没说两句就哽咽了,迎着总书记鼓励的目光分享了自己的脱贫故事:孩子们都享受了助学补助,科学养蜂也成了一家人摆脱贫困的一条“捷径”。
习近平总书记认真倾听,不时插话。
“我今天乘飞机、坐火车、坐汽车,先后用了三种交通工具,专程来这里看望大家。”总书记深情表示,“看到大家不愁吃、不愁穿,教育、医疗、住房安全越来越有保障,心里感到很托底。”
声声关切,都是温暖;句句精辟,着眼未来。
“总书记叮嘱我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刘益洪记忆犹新,“总书记离开村口后,很多人久久不愿散去。”
“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访贫问苦的脚步不曾停下。一张方桌、几把矮凳,是问计于民的研讨所,也是共话桑麻的会客厅,见证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铭记着人民领袖对扶贫事业的一往情深。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