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周建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从来就不是江西省能够单独主导的
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周建军曾两次参与该工程论证,他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鄱阳湖的水量占了长江水量的15%,而江西打算在鄱阳湖入江处修建闸口,这样的一个重大工程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问题,更是涉及到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问题,应该借鉴三峡工程那时的统筹规划,由国家层面进行主导。
实际上,正是因为反对声音的存在,鄱阳湖工程才如此“命运多舛”,经历了15年的博弈,方案一改再改,推进得并不顺畅。公开资料显示,1995年,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已编制完成《鄱阳湖区综合利用规划报告》,提出在鄱阳湖兴建一座防洪、发电、 航运、灌溉、供水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2002年的全国“两会”,来自江西省的40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一份“鄱阳湖控制工程”的方案。方案提出要“建坝”,但是,考虑到该工程会影响生态环境,不利于下游省市防洪、用水安全等因素,国家有关部门主张该工程应缓行。2009年,江西省调整了控湖思路,将方案由“建坝”调整为“调枯不调洪”的“建闸”,但这个调整仍不能让所有人信服。2010年,江西省又推出了新版的工程计划,提出修改方案:取消发电功能;上交闸调度权,便于水利部和长江委进行全流域调控。今年12-28,在一系列的反对声中,该工程又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包括将工程由“控洪”改为“控枯”,由“大坝”改为“全闸”,由“高水位”改为“低水位”,由“全年控制”改为“分期控制”等。调度水位调低,水位消落要符合鄱阳湖自然水文节律,为江豚设置了4孔60米宽的大闸……这些改变,其实都是江西省在质疑之下,研究之后做出的回应性调整。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注意到,对于鄱阳湖建闸问题,支持和反对者各执一词,但都指向了同一个名词——“生态”。
江西水利部门认为,近十年来,受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群汛后蓄水引起的长江中下游径流减少、清水下泄冲刷引起的河道下切等因素影响,鄱阳湖连续出现枯水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等情况,造成枯水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力严重不足,对湖区民生、生态、经济等多方面造成严重影响,连湖区居民的饮水都无法保障。2006年,鄱阳湖的一场大旱,让当地生态专家感到,解决鄱阳湖干旱及其生态问题,应该加紧推进鄱阳湖水利工程建设。
然而在生态保护者看来,鄱阳湖共有七个自然保护区,这里是水鸟的“天堂”,也是长江江豚的重要栖息地。在这里鄱建闸,等于从长江割裂出来的一个大池塘,鄱阳湖南部的候鸟栖息草洲将被水淹没而不复存在,而且建闸也会加速江豚的灭亡。
建闸选址地
周建军教授表示,目前关于鄱阳湖枯水期问题与鄱阳湖生态影响的原因并未有定论,有待进一步调查论证。有关部门引用2006年这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水文数据作为水位降低的证据,并不严谨。在周建军看来,有关部门以为鄱阳湖建闸的方式来解决附近居民的饮水问题,实在有点“杀鸡焉能用牛刀”的意味。
【视频】周建军:鄱阳湖能不能建闸仍需综合考量
目前,“鄱阳湖工程”的环评公示已于12-28结束,公示意见已经提交至环评小组手中,该环评小组由国家级的水利、林业、农业等方面专家组成。不过,看看新闻knews记者在鄱阳湖区采访时发现,当地的居民对建闸一事并不了解。当记者告知有此事后,一些居民表示出担忧,因为一旦兴建水利工程,他们可能将被迫离开家园,成为另一群“三峡移民”。
【视频】卢梅:当地的居民对鄱阳湖建闸一事并不了解
(编辑:周杰)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