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有关他在美国建厂的媒体采访中,曹德旺对中美制造业成本进行了详细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在美国建厂,利润反而比在国内高。曹德旺这一席话,被一些媒体解读为“玻璃大王要跑路”、“中国制造很危险”。对此,曹德旺的回应是:“我没打算跑,公开讲税负只为提醒危机感”,但这位耿直无比的“玻璃大王”还是让大家再度关注起“死亡税率”这一说法。
作为对舆论的回应,国税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万甫在文章中特别指出,宏观税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口径,以税收收入和社会保障缴款之和占GDP比重来计算,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测算口径,2012-2015年我国宏观税负23.4%,而2014年OECD国家平均水平为35.5%。
胡怡建告诉看看新闻Knews,除了缴纳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等税负大头之外,我国部分企业还要在此基础上缴纳约13%的附加税费,包括7%的城市维护建设费、5%的教育附加费和1%的防洪费。而且在中国,无论企业是否盈利都需按照生产缴纳增值税,但在其他国家,比如美国,企业不盈利基本就不用缴税。胡怡建指出,考虑到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放缓、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的局面,这样一种征税模式也让企业有了更为深刻的税负压力感受,因为就算不赚钱,只要销量不变,税负也是基本不变。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企业要做生意,其所面对的成本不仅仅是税负。在曹德旺和媒体的对话中,他所提及的企业成本还包括土地、能源、物流、人力等等。那中美制造业成本到底孰高孰低?根据浙江一家制造企业此前给出的对比,就成本结构而言,美国制造业的人力成本占整个生产运营成本的四成多,的确比中国高,但在水、电、天然气、地皮、运输、税收等企业负担的成本上,均明显低于中国。胡怡建表示,这两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土地大幅增值、基建大量上马、以及收入不断增加,正通过连锁式反应推高中国企业的各项成本指标,而这一变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中国制造”的传统优势正在丧失。胡怡建也预测,中美之间不仅人力成本差距在不断缩小,一度成为中国经济腾飞利器的人口红利也在逐步消失,所以“中国制造”确实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不过,胡怡建注意到,对于“中国制造”面临的成本危机,中央也早已开始关注并重视。在减税方面,今年12-28,营改增改革全面推行,实行17%、13%、11%、6%四档税率。在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后,这一试点目前已经实现增值税对货物和服务的全覆盖,大多数行业都能受益于增加抵扣从而减少重复征税。国税总局预计,2016年营改增减税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
俗话说,是挑战,自然也会是机遇。胡怡建很认同《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中的这么一句话:企业家敢于提出问题,正说明对中国经济仍然保有信心。他认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中国制造”所面对的危机已经开始倒逼中国创新的加速发展,并且中国特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也为我们的未来竞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不仅有着完整的产业链、配套的服务业,更有着不断提升的人员技术水平,这一切都在为“中国制造”的未来转型做准备。
对那些宣扬“死亡税率”等唱衰论调,胡怡建也给出了自己的回应。他说,虽然“中国制造”的转型过程可能会漫长、痛苦,但我们前行的自信和定力绝不能被短时的阵痛所打乱,因为历史已经证明,过去30年凡是离开中国的人都错失了中国的机会。
(编辑:姚乐)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