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互联网餐饮外卖行业方兴未艾,消费者感到,点外卖不仅便捷,好像还更划算。接连不断的红包反现,点单满减,想来可以省下不少钱。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记者在对比了多家饭店、餐馆、小吃店的平台菜价和实体菜价后发现,外卖平台的大量菜品纷纷暗中涨价,价格差别,何止几块!最高的甚至比实体菜单高了50%。
记者走访了几家餐厅。先来看辛香汇,头牌劲爆花椒鱼,堂吃菜谱59块,打开两大外卖平台,一个要65块,另一个竟然要79块!一个菜20块的差价未免也太多了吧!酸菜鱼堂吃69,水煮鱼68,美团外卖上呢,79块,88块!馋嘴牛蛙,堂吃48,美团68元,涨幅42%!
原来这早已是业内的套路。外卖堂吃双标价,涉及全平台绝大多数商家。吉祥馄饨,金牌虾仁鲜肉馄饨堂吃19,饿了么和美团都要24块;快餐面馆,脆皮鸡腿饭堂吃25,外卖29块。
街访中有消费者表示,涨就涨呗,只要满减以后差不多就行了。那么,算上满减,情况又如何呢?一家外卖月售6000多单的简食餐厅“饭戒”,“满22减21,满33减22”,看似优惠幅度逆天,如果点5份,加上餐盒费、配送费,扣掉满减,平均每份餐食只需约30元。然而,记者到位于人广附近的实体店一看——堂吃价格每份通通只需15元。算上满减,外卖涨幅依然高达一倍!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历年双十一,不断有商家被曝提价再打折,最后卖得比平时还贵。看来商业营销的套路之深,让消费者防不慎防。
根据外卖小哥和不少商户的描述,普遍性的价格上调开始于2016年下半年。
自2014年O2O商业模式席卷餐饮业,互联网餐饮外卖行业发展势如破竹。外卖平台从开始多家公司并驾齐驱,到融资并购后发展成为饿了么、美团“双寡头”格局。
发展初期,外卖平台还在通过烧风投资金,大量补贴商家、骑手、消费者,以图建立成熟体系,培养消费习惯。但伴随人们对外卖需求的增加,商户对外卖平台依赖度的提升,形式很快逆转。在经历烧钱竞争和资本追逐之后的创业公司开始追求回报。
于是,以往倒贴商家的外卖平台们,反过来要求“上供”了。
有商家表示,选择外卖平台专送服务每单需被收取18%服务费,至少收5元。这一自2016年起实行的服务规条成为商家必须通过上调单价实现获利的决定因素。
与此同时,众外卖平台在发展初期以疯狂补贴抢滩市场。在其满减优惠等活动培养之下,消费者早已形成了“便宜才买”的消费习惯。商户迫于行业竞争,须继续以“满减”吸引消费者。另外,如果不参加满减优惠,商户在平台的排名也会一落千丈,很难被消费者看到。为了增加订单量,提高排名,这样的“成本消耗”似乎已是在所难免。
但是,羊毛终究是出在羊身上。假设100元的外卖餐食,满减优惠30元,上供18元,商户最终进账的只剩52元。上供加高额满减导致的利润受损,商家称只能通过提高单价扭亏增盈。
对于标价不一的现象,记者致电饿了么与美团。饿了么表示对于普遍涨价的情况并不知情,平台上的定价权利在于商户,公司无权修改。美团公司则回应严禁外卖平台与实体店实行两套标价,但谈及监管,似乎也未曾有效实施。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朱厚真、肖梦旋、刘宽漾、施聪 实习编辑:施如顺)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