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居民户数多,居委干部人手少,疫情封控期间,如何解决家门口的“最后一百米”运送难题,成了社区的一桩心事。
封控日久,人们逐渐了解自己小区的转运小组,他们无怨无悔地完成“最后100米”的转运,从小区大门口到各楼栋,人们对那支转运小组活跃的身影也愈加期盼。张江汤臣豪园三期(以下简称汤三)就有这么一支队伍,这里的普通居民们支撑起了这个转运队伍,从清晨到深夜,从封控第一天到未来最后一天。
他们之中,有年过半百的退休教师、刚步入社会的年轻博士,也有创业公司CEO、上市公司高管,他们或拉着平板车,或骑着电瓶车,或开着自家的小轿车,往来于小区大门和各楼栋之间。
从3月底至今,汤三开启了“足不出户”的管理模式,为了保障近4000人的小区“最后100米”的物资转运需求,大家自发成立了转运小组。
转运小组每天两或三班,每个班次约12-24人,1人负责协调、1人负责物资消杀,其余几人按照划定区域负责物资转运。每天早上9点30分,转运小组的志愿者就要换上“大白”,准备第一个班次的工作。“超长待机”“连续作战”已是常事。张江汤臣豪园三期共有近200位居民志愿者参与了转运小组的转运工作。
这“最后100米”的故事,既平凡又充满无限温暖。
转运小组部分志愿者合照。
张晓峰 转运小组组长 45岁 医疗企业合伙人
“超人”张晓峰。
“ 我们已搭建了转运小组工作体系”
我是在小区封闭第五天左右报名的志愿者,之前以为是封闭测测核酸,没想到形势会越发严峻。
我有医学背景,所以一开始报名了核酸“大白”,完成一些核酸检测的辅助工作。刚加入小区志愿者群时,群里的志愿者不足30人。短短两周时间,现在志愿者群里已有200多人。当了小区志愿者后,我就把公司所有事情都交给了合作伙伴,全身心地投入到志愿者工作中。
大约在12-24,小区进入了“足不出户”模式,大量的外卖、快递等都堆积在了北门,于是各楼栋志愿者就开始自发帮忙搬运至各个楼栋口。但渐渐地,我们感觉到这不是个长久之计。于是,12-24,居民志愿者老杨和浩泉就召集了我们几个核心志愿者商量对策。对于成立转运小组这件事,大家一拍即合,我也主动揽下了负责人的担子。但因为之前没有先例,不知道应该怎么操作最好,只能一步步摸索。
决定成立转运小组当天,我们就在志愿者群里招募了有私家车、电瓶车的居民志愿者来参与小区转运工作。当时居委的防疫物资非常有限,很多转运志愿者没有“大白”衣服,都靠邻居赠送或从自家找一些防护装备。
一开始我们排了两个班,10:12-24:00和14:12-24:00,12-24个人一个班,1人负责消杀,1人负责协调,其他人负责转运。
大家有用两轮电动车运货的,有用平板车拉货的,有用私家车装货的。虽说晚上排班是到19点,但是几乎没在19点准时收工过。为了保障居民都能尽早收到物资,转运志愿者干到20点、21点都是“家常便饭”。
就这样运转了3天后,我们转运小组的规模扩大到20多人。但考虑到离小区解除封闭可能还会有一段时间,仅靠这20多位志愿者轮轴转,一来他们身体吃不消,二来大家车子的油也撑不了太久,肯定需要更多“新鲜血液”。
于是,我们开始在业主群里号召有条件的居民来加入志愿者,助力转运工作。
随着加入转运小组的志愿者的增加,我们也开始调整班次,缩短了每班的时间。从原来的两班改成了三班,从上午十点到晚上九点,每班6+2人,依然是1人负责消杀,1人负责协调,其他人负责转运。但因为人才公寓有1000人左右,很多住户不能做饭,外卖较多,所以每班有2人专门负责人才公寓的物资转运。
中间有几天室外气温达到了31度,转运志愿者要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面罩搬运物资,防护服不透气,非常闷,口罩面罩戴久了也很不舒服。但由于防护服都是一次性的,为了节约防护服,大家在当班期间都会尽量克服,不去脱换。
让我感动的是,在转运小组中,“娘子军”撑起了半边天。起初,考虑到转运物资需要大量的搬运工作,女士可能吃不消,我们比较倾向安排男志愿者来转运。
但实际上,女士们都不需要特殊照顾,有的直接搬了消杀完的货就往车上装,有的拖着平板车、骑着电瓶车,也一趟一趟地来回运。
后来,越来越多小区居民加入了转运小组,特别是在周末,很多平日需要居家办公的居民,都非常积极报名转运工作,这让我们很欣喜。
有的志愿者甚至一边转运,一边开着电话会。有时临时出现缺人的情况,只要群里说一声,就会有志愿者主动顶上。
目前,我们已经基本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转运小组工作体系,不需要依靠某些固定人员,只要有合适的志愿者,按照转运小组岗位安排分工,就可以将转运工作顺利开展下去。
我很高兴能和大家并肩作战,大家来自各行各业,此前大都素不相识,但现在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不畏困难,不计得失。这段时间我也认识了很多邻居,他们时常的关心和问候,也让我心里很温暖。
陈荣耀 转运小组协调员 40岁 地产营销经理
“上岗”时的陈荣耀。
“我有时间、有车、有力气,我就应该去”
我平时的工作主要是与客户打交道,小区封闭后,我的工作基本就停了。所以我就想着,能为小区出点力也是好的。
于是,当我在业主群看到小区招募志愿者时,我就报名了。但那时候也不知道志愿者需要做什么,就一直也没怎么出上力。
后来了解到转运小组需要转运物资,我正好两轮、四轮都有,两部四轮车子也都是正好满油的,就算车没油了,我还能靠腿。我有时间、有车子、有力气,那我就应该去。
虽然在这个小区住了十几年,但我其实对于楼栋分布不太熟悉。前期就是看到自己比较熟悉的楼号,就直接帮忙运了。
一开始我也和很多人一样,不太明白为什么会有大量的外卖和矿泉水需要转运,感觉这样的“非必需品”既不利于小区防疫,又会增加转运志愿者负担(很多志愿者都是中年人,体力各方面都赶不上年轻人)。
但后来我了解到,小区有几栋楼是不具备做饭条件的,他们很多人都是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之前每天的三餐都是靠单位、食堂或者外卖解决。小区封闭之后,他们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叫外卖。而且很多人没有烧水壶,没有矿泉水等于断了他们的“水源”,加上小区很多邻居家有需要喝奶粉的宝宝,冲奶粉也需要矿泉水。所以,后来我当班时,一般看到这类物资,都会尽量第一时间安排配送,尽量不耽误他们用水。
这些天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大多数的邻居都在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为小区出力。比如,很多小区业主要居家办公,没时间出来,他们就把自己的电瓶车借给转运小组;有些居民家里有孩子,不方便出门,他们就选择在家照顾好孩子,顾好小家,这也是一种支持的方式。不管怎么样,小区好了,大家都会好。“大家”安全了,“小家”也就安全了。
当然,不和谐的声音难免也会出现,对于这些言论,我心里是愤怒的,但后来想想也能理解。
许义飞 转运小组协调员 28岁 药企高级研究员
“转运人”许义飞。
“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做好统筹”
小区封闭后,我做过团长、守过楼栋,分发团购物资时,发现转运志愿者特别辛苦,而且人手不够,于是就报名了转运小组。
因为我是学化学专业的,所以一开始安排我做过消杀岗位。后来协调岗位缺人,我正好时间比较充裕(我平时的工作主要是做实验,居家做不了实验,相对其他上班族来说,居家期间的工作会轻松一些),能长时间参与转运工作。于是,12-24后,我就加入了转运小组的协调岗。
协调岗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熟悉转运小组的工作,但大多数居民志愿者都是在工作之余抽空来做转运工作,因此,要找一个合适的志愿者来做协调岗不是易事。所以,直到12-24前,都是峰哥自己扛下了协调岗的工作,从早干到晚。
协调岗既是转运小组的“大脑”,也是哪里缺人都需要随时顶上的机动岗。不仅需要根据每班的人员配置考虑如何分工,还要根据志愿者的实际情况,考虑如何更合理地分配运输路线;要教新加入的志愿者穿“大白”衣服、熟悉消杀方法,还要做好团购到货前的整理以及到货后的登记和联系工作。
“当大家站的视角完全不一样时,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也特别不一样”,这是参与转运小组工作给我带来的最大感悟。比如说团购,没有做过团长和志愿者的人,可能不会理解为什么要鼓励大家尽量不团冷饮、饮料和啤酒这类东西。
有时过一晚后,早上就会有不少团购堆在北门口,于是我每天就会提前在家里把即将到货的物资整理、更新到表格里,比如哪些是冷鲜的、哪些是重物,哪些团长是靠谱的、哪些团长是需要帮忙的,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做好统筹安排。比如,要是有100箱面粉或是200箱蔬菜要来了,我就会提前安排消杀志愿者准备消杀的试剂,提前让转运志愿者空出两到三辆车,方便到货后能优先转运。
许义飞整理的每日团购到货表。
我记得最夸张的一次是在一个多小时之内来了6个团购的物资,差不多有1000件东西。还好那次提前有计划和准备,所有物资在消杀后,基本2个小时左右就全都转运至各楼栋了。
我是去年从美国博士毕业回国后,因工作原因来到的张江。一月份刚搬到汤三,我住在汤三的时间满打满算一共也才3个月左右,跟周围的邻居也不熟悉。但封闭这些天以来,我收到了很多邻居的善意,我把邻居对我的付出,一件件都记在了手机记事本里,之后有机会、有时间,我也想要回馈他们。
杨柳 转运小组消杀员 27岁 计量院助理工程师
“看哪班缺人我就补哪班”
这是我住在汤三的第五个月,去年研究生毕业入职计量院后,才搬到了这里。小区封闭后,了解到小区需要志愿者,于是我就报名了。
我平时在单位做实验比较多,封闭之后去不了单位,工作也就暂时搁置,不用居家办公,有时间做志愿者。
和许义飞一样,我一开始也是做守楼志愿者,后来发现转运小组需要消杀志愿者,我又正好有相关背景,感觉这个工作我能做,于是就报名了物资消杀工作。
物资消杀是转运环节中重要的一环,前期专业人员也对转运小组进行了消杀环节的培训。各类物资到达小区门口后,消杀志愿者需要第一时间进行消杀,以保证物资的安全。
有些居民可能会觉得我们消杀会对他们的食物有损害,但其实消杀都是在合理范围使用乙醇或者稀释过的过氧乙酸,它浓度都是很低的,对病毒来说它们是非常有效的消毒剂,对人来说其实影响不大的。
志愿者的排班都是通过在线表格发布,然后每个人根据情况自己去填写。我时间相对那些需要居家办公的人来说更充裕,所以我一般都等其他志愿者填好之后,我再去“补缺”,哪班缺人补哪班。
这段时间,让我感到惊喜的事情很多。有志愿者开始给“大白”衣服上画画是其中一件让我特别惊喜的事。
杨柳的朋友圈截图。
每天穿着“定制”款“大白”,感觉做事都更有动力了。
另外,有同楼的邻居知道我和同事在家不方便做饭,还经常帮我做饭,这让我又感动又觉得很不好意思,感觉白吃白喝人家的。希望以后解封了,能有机会去感谢下邻居。
郭慧芳 转运小组成员 32岁 绘画老师
“第一次感受到了画画的力量”
郭慧芳在防护服上画了“超人”图案。
我自己是开绘画工作室的,小区封闭之后也就闲下来了。
我住在6号楼,我们楼的楼栋志愿者在小区封闭后为我们楼做了很多事情,每天都非常辛苦,我挺感动的,总觉得自己也应该为大家做点什么。
虽然家里长辈很支持我,但考虑到家里宝宝还小,难免有些担心。后来刚好看到业主群说小区缺转运志愿者,我感觉这个活我能做,于是也没有多想,就直接报名了。
刚开始我是有点不适应的。倒不是因为搬运的东西有多重,主要还是防护服的闷,让我有些透不过气。加上长时间闻着酒精,让我感觉嗓子也有些不舒服。后来还是咬咬牙坚持了下去,感觉累并快乐着。
某天和我学生家长一起做志愿者时,他提议让我在防护服上画画,给大家增加点乐趣。于是,我就抽空回家拿了马克笔。
不过因为“大白”们都比较忙,站着也不太好画,所以那天就只能在“大白”衣服上画一些简单的图案,比如爱心、小熊之类的,大家也都很开心。
也是从那天开始,我会提前一天把第二天需要用到的20多套防护服都带回家画上图案。虽然经常都要画到后半夜,但我乐此不疲。
让我感动的是,有时候我来不及画,邻居家的女孩和她妈妈,还有我的两个学生也都会帮我一起画。
我很多住在汤三的学生和家长看到防护服上的画后,都很想参与为“大白”画画的“工作”。
但是考虑到安全问题,我就让他们提前画在卡片上,并写下祝福语,我再一张张收集起来,往防护服上贴。第二天孩子们看到“大白”背上贴着自己的祝福,都非常开心。
郭慧芳学生为大白绘制的卡片。
从开始画“大白”到现在大概有一周了,我一般会参考一些卡通人物,画一个系列。有时志愿者有特别想要画的也会私信发给我。
画了这么多年画,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画画的力量。
后记
来势汹汹的疫情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一幅幅温馨感人的画面,映照出邻里之间的相扶与共的真情与温暖。春来春去,疫情终将过去,但是他们奋战的身影将留在每一个汤三人的心中!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