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25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主讲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就“谈谈文化自信”展开了主题演讲。
谈到汉字时,张教授想起了在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现代化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特别在文字的问题上,中国曾经有过曲折的经历。19世纪中叶,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当时确实被西方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物质力量所震撼了,这导致很多中国人失去了文化自信,甚至产生了中国需要全盘西化的呼声。这方面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要求废除汉字,认为汉字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中国人已经看到,自己的文化传统其实是现代化事业的宝贵资源。我们可以自信地坚持中华文明本位,同时也汲取他人之长与时俱进,最终实现符合中国民情国情的现代化、一种中国人真正喜欢的现代化。
中国语言文字的演变也展示了中国文化与时俱进的能力。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反映、是民族认同的一种重要利器,保持了汉语就保持了中国文化的根。但在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汉语实际上一直与时俱进,它汲取了其他文字的某些长处,从文体修辞到语法词汇,汉语都吸收了大量外国元素。白话文、汉语拼音等创新大大方便了汉语的学习和推广。掌握简体字与阅读繁体字也没有太大的矛盾,虽然不一定能写,但阅读是很容易的。
现在看来,今天的汉语一点都不落伍,反而它既十分传统、又非常时尚。它能够翻译世界上所有的人文和科学著作,能够与现代科技完全兼容。在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工业革命时代,它甚至展现出一些独特的优势。为什么中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下子走到了世界的最前沿?这当然有我们技术方面的巨大进步,但一定也有文化原因。
比如说,中国出现了“微信革命”,一定是微信契合了中国人的某种文化偏好。张教授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人的“圈子”文化。这里的“圈子”是个中性词,没有褒义和贬义,只是客观的描述。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中国人可以随时拉一个群开始交流,在西方文化中这要难得多,可能要征求每个人的“授权”才可以拉群。相比之下,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态度要开放和包容很多,这本身也是中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差别。
另外一个原因可能就是中西方文字的差别。张教授曾经比较过《联合国宪章》的六种联合国官方语言的版本,在中文、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和阿拉伯文版本中,中文本是最薄的,也就是说中文具有西方语言或者其他语言难以企及的简洁明快,中国的方块字还非常紧凑。中文还有其他一些西方语言难以达到的特点,比方说它有丰富的形象,这些特点使中文特别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沟通。同样大小的手机频幕,中文的信息量大概是西方语言的两到三倍,而且中文的拼音输入比英文输入速度还要快。中文还是一字一音,语音输入的速度更是快于西方的语言。
所以中文既是一种古老的语言,同时它又能够与时俱进。张教授甚至联想到在近代史上,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不少人一度失去了文化自信,喊出废除汉字的口号,现在回头看肯定是过头了。一旦我们与时俱进,中文似乎完全可以适应现代化,特别是适应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所以我们成了引领世界移动互联网革命的国家。
(视频来源:《这就是中国》节目组 编辑:刘清扬)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