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麦秸画手艺人杨丽丽,这是我创作的新作品《牡丹花图》,由我们家乡特产莜麦的麦秸杆制作而成。”工作室的人们散去后,杨丽丽打开社交平台,通过直播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麦秸画以麦秸杆为创作原料,在我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隋唐时期的宫廷工艺品”。
27岁的杨丽丽成长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这里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以原生态草原和灵动的骏马闻名。
2016年,当时在北京从事教育行业的杨丽丽因一次偶然的机会,与麦秸画结下不解之缘。第一次接触,杨丽丽便爱上这门艺术。“我很震撼,那幅画深深地吸引了我。”
因为热爱,杨丽丽开始认真了解和学习这门技艺。对于学建筑出身的杨丽丽来说,美术功底几乎为零,“明暗关系、构图……很多专业知识我都不懂。”各种专业名词扑面而来,杨丽丽只能利用自己下班之后的休息时间边看书边学习。
除此之外,麦秸画的制作过程也十分复杂,需要经过熏、蒸、漂、染、烫等十几道艺术加工处理,吸收国画、民间剪纸、烙画、刺绣、雕刻等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漫长而复杂的工序,对于杨丽丽的耐心而言是极大的考验。但这一点都不妨碍杨丽丽学习麦秸画的热情,她一头扎进了麦秸堆,越学越深。
2018年4月,杨丽丽作出一个决定:辞去自己奋斗了3年的工作,回到家乡的小县城创业。“创业的初衷是为了保护麦秸画制作技艺。”杨丽丽舍不得让这么有价值的技艺失传,也想“做出个样子”给大家看。
回到家乡是杨丽丽跨出的第一步。因为麦秸画的制作原料为莜麦秸杆,而莜麦正是杨丽丽的家乡——多伦县盛产的作物。多伦县旅游资源丰富,它曾因庙而兴、因商而盛,附近有天然美丽的多伦湖、汇宗寺等多个旅游景点。“我们这里有牛肉干、奶制品等伴手礼,唯独缺少文化类旅游产品。”杨丽丽想借莜麦秸画填补这一空白。她开始构思创作以蒙原文化题材为主题的作品,大受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喜爱。
利用互联网平台打开市场,是杨丽丽创业的第二步。随着市场的打开,杨丽丽的麦秸画开始变得“供不应求”。杨丽丽在发展自己事业的同时,也不忘周围的贫困村民。在采购原料时,杨丽丽特意向贫困户倾斜,为他们增加一条增收的途径。而且,她还培训村民制作麦秸画,然后再收购村民制作的半成品进行加工。
杨丽丽表示,希望能够聚集更多的手艺人,一起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同时也能为乡亲们增加收入。
(素材来源:快手 编辑:周一)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