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一则二年级女童放学后,由于人车混行,导致交通事故,不幸身亡的消息让人看得触目惊心,与此同时,校门外的交通安全问题也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今天,小编再次造访事发地——羽山路时看到,市民仍在自发地祭奠着这位不幸离开人世的孩子。路边,鲜花、玩偶、糖果、蜡烛围成了一个圈。
孩子不再了,可物是人非,在鲜花旁的非机动车道上,魔都眼还是看到有小轿车临时停靠着,无奈之下,自行车、助动车又不得不骑上了本不该属于他们的机动车道。
事故回顾:
事发是在16日下午4点多,正是学生们放学的高峰时段。保姆从桃林路接上孩子后,刚转上羽山路100米不到,出现人车混行,不幸与机动车道上的公交车发生碰擦,助动车后座的女童当场被宣告死亡。现场目击者称,当时的非机动车都被小轿车占据了,骑车人只能往机动车道上走。
不变的现状让人觉得,女童的离去似乎只是一次偶发的交通事故,这其中难道没有必然的因素吗?其实,在放学高峰时,很多学校校门外的交通都是一锅粥,尤其是一些羊肠小道上,行人、自行车、轿车全都涌在了马路上,可谓是险象环生。
而面对这一难题,家长、校方、交警却又是各有各的难处。
开车家长:自己也不想冒着被交警贴单的风险,沿街停靠,但上海的道路资源如此匮乏,要就近找到一个合适的停车场绝非易事。
校方:学校场地本就有限,即使开放校门让家长的车停进来,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更何况,学校里面出现大量机动车,一旦出了事故,又该是谁来负责呢?
交警:家长接孩子确实也是刚需,就算不停上前驱赶或是贴单,但能赶得了一时,却赶不了一世。
那么,不开车来接孩子,是不是一切也都迎刃而解了呢?
没有了接送车辆,当然情况会有很大改善。但现实中,可操作性又如何呢?家长和学校又有话要说了。
学校:为保证孩子安全,鼓励低年级家长到校接送孩子,确保手把手地从老师那儿接过孩子。
家长:择校后,学校到家的路程较长,父母之心,总想帮孩子省去回家的漫漫路程,同时还能保证安全,怎么可能放弃轿车呢?
小编也想向各位请教,学校门口的交通问题,你们有什么解?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