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它主要针对转变中国经济原有的高投入、高产出、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提出的。
而今,我们迎来“新常态”,不可避免会看到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经济增速放缓等痛点,同时我们也见证了经济新常态下所释放的市场活力。这种新模式究竟会给中国市场带来怎样的红利,给人怎样的期待?
《新常态·光明论》栏目全面解读新常态下带来四大红利,请记住啊!件件红利和你有关,这是政府发的最大红包!
制度篇:大国配套制度、政策更亲民
“没想到现在开一家店的流程这么简单,不到半月所有的手续基本上都办好了,现在就等着开张营业呢。”去年年底,来自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孟庆菊告别了十多年的打工历史,在西宁市城北区三田购物中心三楼开启了服装店老板的新梦想。
记者了解到,尽管近两年来青海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就业不减反增。其中,商事制度改革在创业带动就业方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比如,过去企业在办理“三证”时需要跑工商、质监、税务等三个部门,光材料就要准备不少,现在通过“一窗受理、一表填报、信息共享、档案互认、一照一码”模式就可以实现。通过商事制度改革,大大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业热情,一大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资本注入到市场中。
孟庆菊的故事仅仅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一个小小的缩影。随着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后,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的新浪潮。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最新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7746.9万户,比上年底增长11.8%,注册资本(金)175.5万亿元,增长35.8%。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2万户,比上年日均新登记企业1万户有了明显提升。
改革推倒了创业路上的一个个“坎儿”,权力“瘦身”激发了市场活力,新常态下的制度改革为经济发展赢得宽松的环境。除了对商事等制度改革外,我国正在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战略,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规划》,并实施以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等战略,并逐渐探索更好的改革手段来释放新常态下的政策红利,更好地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内生发展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投资兴业潮起云涌,将来也会出现更多人像孟庆菊一样借着政策的红利让梦想实现更为容易。
人口红利篇:高素质劳动力将不断涌现
人口红利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这一因素发生了巨大变化。
目前,我国人口红利减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人质疑,过去中国经济的增长点几乎都来自于人口红利相关要素,随着老龄化现象日益严峻,中国的人口红利优势会不复存在。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不缺普通的工人,缺的是懂技术、会创新、能攻关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一家机械制造企业负责人的话恰好回应了这个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产业逐渐深入转型升级,必定会迎来一场新的“腾笼换鸟”。大多数有实力的企业都在积极应答这一考卷,渴望实现“凤凰涅槃”。企业转型升级越是深入,对于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需求便越高。
陈文玲在“十三五开局之年 新常态新机遇”研讨会上发言(光明网记者 孙佳涵摄 )
如何才能够把握住经济新常态下出现的人口红利?对此,陈文玲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新常态新机遇”研讨会上表示,我国需加强对劳动力的再教育,通过健全人力资本投资机制,完善社会、养老等保障制度以及劳动力市场制度性的合理安排,来扩大人口老龄化时期的劳动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存量。这些具备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动力正是我国新常态经济下不断涌现的人力资本红利。
城镇化红利篇:留住乡愁 留住陪伴
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说过: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将成为影响人们21世纪生活的两件大事。事实的确如此。
根据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由36.2%提高至52.6%,2014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2015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1%,也就是说有7.7亿人口在城市生活,比上年提高了1.33个百分点。
单就我国的城镇化而言,进入21世纪以来,确实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的重要驱动力。
对于个人而言,经济新常态下的城镇化是怎样一番图景,给了百姓怎样的“红包”?
“原本打算过完年就出去,但家乡的繁华让我们留了下来。”四川广安区恒升镇的蒋小丽告诉记者,她和丈夫常年在外务工,老人和孩子留守在家,实在是不放心。“以前在外打工是迫不得已,现在镇上有这么多的企业,凭我们夫妻俩的工作经验,找工作应该不难。”
且看镇上,农民新居漂亮舒适、场镇建设如火如荼、街道楼宇整洁靓丽、工业商贸异军突起……这份可喜的成绩单,折射出的是新型城镇化为群众带来的实惠,也为他们留住了那散不去的乡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将会越来越注重城镇化建设,不单单是靠户籍制度来提高城镇化率,同时也会为百姓提供稳定就业条件以及更为宜居环境,并因地制宜建设大中小宜居城市,让百姓生活更为舒心。
市场红利篇:让国内商品留住消费者
马桶盖、电饭锅、奶粉、化妆品……纷纷都成了中国消费者海外购的“香馍馍”。因为中国游客“买、买、买”的热情,“爆买”一词成为2015年日本流行语。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游客2015年在境外消费约1.2万亿元人民币。据日本观光厅统计显示,2015年中国游客在日消费额占全部访日游客消费总额的四成,中国游客在日人均消费额约合1.6万元人民币,位居各国游客榜首。据估算,中国游客为韩国经济贡献了220亿美元,占该国GDP的1.6%。
一系列消费外溢的事件倒逼我们直面我国供给侧错配的惨淡现状。为何我国国内的商品挽留不住消费者?根源是什么?又将如何突破?
对于疯狂海外购现象,多数人认为一方面是由于民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产品难以满足中高收入群体消费升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透露了国民对于已有的、传统的消费点潜藏的信任危机。
为此,最近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几大部委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供了8个思路方案,以期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事实上,国人对于舶来品的认知并非那么理性,“热销日本马桶盖疑似产自杭州”的例子恰好说明了,并非舶来品质量更好,但消费者往往盲信口碑的传播,因为买的人多了又加深了对海外产品的认同感。
“马桶盖在日本的自由行”的案例并不少,却折射出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已迫在眉睫。我们不仅要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以及要素配置扭曲,还需要考虑如何树立消费者对于国货的信任,而这不仅仅是企业、行业的当务之急,也是政府应该承担的重任。最终使得更多的中国产的商品为国人所认可,让消费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力量,从而发挥新常态下的最大市场红利。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