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中央网信办近期主办了“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本网记者作为采访团成员,先后奔赴当年红军长征的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等主要省份,探访遗迹,走进基层,欣喜看到,为实现整体脱贫致富奔小康,各地干部群众纷纷行动出招。
江西于都古嶂村:搬出大山集中居住、屋顶装上太阳能发电板
古嶂新村。
江西省于都县,大山深处的古嶂村6个村民小组133户656人,集中居住在地势险峻的半山腰,仅有1条3米多宽的盘山路通往外界,67.7%人住在土坯房内。
为促进古嶂村脱贫,当地政府对古嶂村实施分期分批整体移民搬迁,给了多种方案让村民选择,既可以搬到城里的安置点居住工作,也可以选择在安置点集中建房。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位于古嶂山下的古嶂新村建成。古嶂村的600多余住户开始了新生活。
走进新村,水泥路交错相通,平坦整洁,路旁花草树木生机盎然,俨然一个宜居舒适的社区。与其他地方房屋不同的是,这里的屋顶都装上了太阳能电池板。
“这些太阳能电池板可不是用来烧水洗澡的,它可是我们脱贫致富的宝贝儿。”村民陈佛生说。
陈佛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家装了5千瓦的太阳能发电板,总投资2.8万元,全部来自于银行贷款,5年免息。从12-25正式发电到现在,已经发电4200多度,卖给电力公司总收入5200多元。算下来每个月发电300多度,月均可增加收入近400余元。
江西瑞金凤岗村:借助互联网,“咸鸭蛋”上网成“金蛋蛋”
廖奶奶和“廖奶奶咸鸭蛋”。
江西省瑞金市壬田镇凤岗村,85岁的廖秀英16岁开始腌制咸鸭蛋,那个时候还要步行到三公里外的集镇上去卖。
2015年4月,在电商平台农村e邮的扶持下,廖秀英开了个邮政淘宝网,网店就叫“廖奶奶”。传统手艺插上电商翅膀,“廖奶奶”咸鸭蛋声名鹊起,不仅远销到北京、广东等地,还吸引了不少外地人慕名前来购买。
触网前廖奶奶咸鸭蛋月均销量以千记,触网后月均销量以万记。2015年端午节,网上网下一个月卖了4万多枚。传统销售渠道一元一个,通过电商销售价格可以卖到3元。如今“廖奶奶”咸鸭蛋成了品牌,一个可以卖到4元钱。从去年触网到现在,“廖奶奶”咸鸭蛋网上网下总销售收入200多万,利润达到惊人的100多万。
渠道打开了,销量上去了,问题也来了。由于土鸭蛋货源有限,加上腌制时间长,“廖奶奶”咸鸭蛋时常出现断货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5年年底,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廖奶奶的孙子张勇成立了“廖奶奶咸鸭蛋”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总投资40万元,张勇投资20万元,另外20万元吸引了10户贫困户入股,每户2万元。合作社还免费给20多位贫困户发放了3000多只鸭苗,产中提供技术指导,产后收购产品。
湘黔等地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民俗旅游倍受青睐
十八洞村78岁的施成富老人特意将自己脱落多年的牙齿给补上,许多以往吃不了的东西现在都能吃,用他的话说就是,“日子越过越好,镶上假牙好‘享福’。”
在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这个曾经的苗族聚居贫困村变成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12-25,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考察,在此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总书记视察过的光环是压力,更是动力。”村支书龚海华说,作为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所在地,十八洞必须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上率先探路。
如何选择产业?抬头是山,低头也是山,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优势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民风,十八洞成立了乡村游苗寨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还帮助包括施成富在内的贫困户办起了几家农家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立了十八洞村苗汉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猕猴桃产业开发。
旅游经济发展得热火朝天,猕猴桃长势正好,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初具规模,劳务经济已经起步,最近还在开发电商扶贫……六大产业齐发力,十八洞村,已有269个贫困人口摘下贫困帽。
通道织娘石培云展示侗锦。
而湖南通道县则将丰富的红色旅游景观、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结合,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
侗族的传统手工艺品侗锦也由此打开了市场。“以前游客少,再好的工艺品也卖不出去,织出来的侗锦只能自己用。”织娘石培云说,“现在游客多了,侗锦也有了专卖店,织出来的侗锦有公司进行收购,一年能赚四五万元。”
游客逐渐增多,皇都侗文化村歌舞团的团长欧俊楼也开始忙碌起来,原本每星期一场的表演变成了每天两场,还座无虚席,欧俊楼不得不扩张场地,设计新的表演曲目。
在贵州黎平县,肇兴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在这里居住着6000多侗族同胞。通过发展特色民族文化的乡村旅游,肇兴实现了旅游产业的率先突破,2015年肇兴景区门票收入达780余万元,比2014年翻一番,让肇兴实现了由借“地”吃饭到靠“景”吃饭的转变。
肇兴侗寨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这些民族文化资源,是肇兴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财富。
为了让侗族大歌和民族风情之花常开不谢,并更好地迎合贵广高铁经济圈发展需要,黎平开展了对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工作。该县有多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些传承人通过制作民族工艺品,实现了自己的发家致富梦。
马咀村夜景。
陕西铜川市马咀村已发展成为关中地区乡村游的一颗“新星”。
马咀村地处铜川市耀州区石柱乡西南部,距耀州区14公里,全村92户372人。2008年以前,马咀村的老百姓住在沟畔上,在国家移民搬迁政策下,马咀村的村民从沟畔搬到现在的居住地。
2014年,村支书李云南带领马咀村村民开始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发展乡村旅游。
最终,李云南和村民决定将马咀村打造成简欧式风情小镇,“搬迁时我们建的房子有点欧式风格,再加上每个房子的标准都差不多,最后决定建成欧洲风情小镇,但考虑到我们资金,还是以简欧式为主。”
马咀村的欧洲风情小镇2014年动工,到2015年“五一”假期试运营,马咀村别样的“乡村游”受到游客青睐。李云南介绍,从试运营到2015年年底,马咀村共接待游客30多万人,2016年“五一”假期到端午,接待游客十多万人。
马咀村,这个昔日既没有历史名人加持,又没有古迹可寻的小村庄,用全新的创意摆脱“标配”套路,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乡村游”。
因地制宜,甘肃静宁苹果、四川小金玫瑰远销国外
静宁果农采摘苹果。
甘肃静宁县,选择了发展苹果种植业。
据县园艺站工作人员贾军平介绍,一开始,老百姓只是在种粮食之余,在房前屋后种几棵果树,结果发现苹果品质不错。于是,上世纪90年代末,县上经过多方考察,结合当地的实际,才开始鼓励群众大规模改种苹果。如今,静宁因为苹果驰名中外。全县果园总面积达到101.2万亩,果品远销东南亚、俄罗斯等6个国家和地区。
城川乡小寨村村民杨道道就是第一批种苹果的人,也是第一批受益者。他告诉记者:“一开始不敢种,后来村上反复动员,又组织我们到种得好的地方去看,我才同意种了果树。没结果的几年,果园里还种着麦子呢。后来苹果买了好价钱,我才知道确实比种粮食好太多了。”
四川小金县,则通过种植玫瑰,找到一条致富路。
“有一次老百姓家的菜地又遭到野猪的践踏,我去处理时发现了两株开的正艳的玫瑰。我就想,如果能大规模种植玫瑰,是不是就可以代替当地的其他作物来带动农民增收。”小金县达维镇冒水村村主任、清多香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望慧说。
如今,专业合作社的玫瑰已经远销全国各地,还销售到了日本和韩国。陈望慧对于未来的致富路充满了信心,她告诉记者,下一步合作社将与高校合作,与相关企业对接、洽谈,开发更多的玫瑰系列产品,美好的前景、稳定的销路,将为玫瑰的种植、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立碑纪念红军过草地时那种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
重走长征路,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会到这些话:“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20世纪人类的壮丽史诗”;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伟大旗帜,是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力量源泉。
重走长征路,我们亲切地感受到,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民族文化、特色产业、互联网、电子商务……这些文字语言的生动现实反映。
继承和弘扬好长征精神,就能打赢精准扶贫这场硬仗,就能走好新一代人的长征路。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