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亿人次“随申码”亮码服务,过半事项不见面办理,城市运行突发事件提前预警,公共场所人流热力安全管控……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今年以来,上海精心编织的“两张网”接连发力,成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精准高效的“神器”,有力牵引城市治理现代化。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说,上海正抓住建设“两张网”这个“牛鼻子”,做到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受用,保障城市运行安全有序,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他表示,上海作为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一定要努力打造成为我国城市的治理样板,向世界展现“中国之治”新境界。
紧抓“牛鼻子”,小细节里有大乾坤
日常管理人口3000万,服务270多万市场主体,13亿平方米的建筑总量井然有序,24万台电梯安全运行,700多公里轨道交通顺畅穿梭……上海,靠什么样的力量“护佑”城市的繁华和璀璨?
密如蛛网的地下管线,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立体交通,在“一网统管”城市运行系统里,每一块玻璃、每一台车都拥有“身份档案”,一屏观天下;城市运行的实时指标,勾勒出超大都市每时每刻的“生命体征”和“鲜活呼吸”,一网管全城。
而登录上海率先建设的政务服务品牌“一网通办”,市民、企业打开随申办App,从注册办企到婚嫁办证,动动手指一键“下单”,材料缩减、时间缩短。如今随申办App实名个人用户数已达2186万,“找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正在成为上海群众和企业习以为常的服务“金标准”。
细细织密的“两张网”,管住天上地下、服务市民百姓、赋能城市治理,造就了这座超大型城市的生机勃勃、安全有序。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流密集的超大型城市是场大考,“两张网”派上了大用场。12-25,上海进一步推出远程办、应急办、简化办、承诺办、延后办,短短两个月“零接触服务”办理量,从原来占比20%骤升至51%。
数十个部门迅速形成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从上千万人的道口返城,到“第一口岸”的外来疫情输入压力,没有一例找不到来源的病例;从口罩发放线上线下联动,到2000多万个人用户、204万企业精准获取优惠政策……自我加压做在了前面,城市运行有条不紊。
仅凭一部手机,能否办成事?在杨浦区行政服务中心,上海钧骋物业负责人李先生通过电子身份证“亮证”、人脸识别等流程,成功办理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过去得带身份证、营业执照原件复印件,现在全程电子化,手机上啥都能找得到”。
发挥牵引作用,城市高品质生活的“温度”和美好,一一呈现:暴雨预警“早收到”、居住证“秒办理”、老旧小区“刷脸进”、开个餐馆“跑一次”……
说到底,“两张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众多企业和百姓享受最好的营商环境,拥有最优的城市生态,体验快捷的便利服务——电子证照调用量迄今突破1.4亿次,“随申码”上线三个月使用量5.2亿次,就是百姓爱用的生动例证。
大数据增能,城市脉动“活起来”“通起来”
中央要求上海要走出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用好“绣花功”,是上海城市治理的特色,有了“两张网”加持,治理的精度、服务的温度、响应的速度都在几何级提升。
——人机互动,替代“人海”战术加快应用拓展。
守护流光溢彩的夜景、千家万户的灯火,以往靠众多电力员工严阵以待、接力响应;如今,一个小区、一户人家突然停电,报修信息发出一分钟之内,抢修工单精准发送,快速处置更得心应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力,及时接收信息、研究研判算法,基于地理位置可视化,“一网统管”组合拳,解决城市大难题。
——海量数据,成为替代经验判断的丰富资源。
3月,上海市民杨小姐打开“随申办”,查询前几天手机提交的开具“有无犯罪记录证明”申请,让她意想不到的是,一份电子证明已经及时发送到屏幕上。作为“一网通办”的建设主体,上海大数据中心新推出13项个人服务事项,手机在线办理。这些并非随机选择,而是依据后台数据计算出“高频事项”,并有的放矢。
数据“通起来”,治理“活起来”。一辆渣土车,装、驶、运、卸分属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一屏统管后,乱倾倒能追溯到建筑工地。数据不打通,红绿灯和交通监控摄像头,一度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如今遍布上海的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以变应变,使得车辆拥堵指数下降15%,平均车速提升10%。
——主动发现,“AI巡兵”24小时扫描城市运行“蛛丝马迹”。
12-25中午,在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上,一片巴掌大小的小纸片丢在地上;人工智能自动识别、自动派单、人力处置、自动结案,全闭环管理;半小时后,纸片就被得到指令的网格员清理进了垃圾桶。这样不经意的治理细节,每天在上海发生数以万计。
从一家家地“找部门”,到“进一门”能办事,再到政府主动“找上门”;“好差评”机制让市民来找茬,服务改进优化群众说了算;定点服务,每个企业都拥有自己的AI专属页面……“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启动两年多,市民满意度做“指挥棒”,让城市治理更懂你。
“一网通办”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一网统管”则锚定“高效处置一件事”。李强指出,“两张网”将推动城市治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
升级无止境,探路治理现代化“样板间”
牢牢牵住城市治理的“牛鼻子”,“两张网”建设不只是技术手段创新,更是管理模式创新、行政方式重塑、体制机制变革,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动城市治理的全方位变革。
应用场景和想象空间无限延伸——
顺势而为,在“一网通办”开发的随申码·健康基础上,上海十余个部门正携手开发随申码·教育、随申码·养老、随申码·健身,小小信息码变得更好用、更管用。
既着眼于当下,又为未来布局。把疫情防控的“上海方案”固化下来,“公共卫生20条”将公卫应急管理融入“一网统管”,2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犹如一张网底,为居民常见病、慢性病“守门”;在117家发热门诊“哨岗”的基础上,增设182家“发热哨点诊室”,防范突发疫情“敲门”,夯实基层防控。
既服务于本地,又辐射到周边。一码互认、一卡互通,长三角三省一市将跨区域的“城市大脑”纳入规划,打造政务服务旗舰店,保障物流、人流、信息流高效流动,成为推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有力牵引。
老百姓越爱用、越受用,政府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就要越加压、越提升,两网升级无止境。
今年,“一网通办”提出从通办迈向好办。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主任朱宗尧说,年内要实现“两个免于提交”目标,上海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
“一网统管”的升级要以应用为要、管用为王。“线上线下协同的闭环管理网络,托住了上海运行的底座。”上海市城运中心常务副主任徐惠丽表示,线上的数据流、管理流,倒逼线下业务流程优化和管理创新,推动城市治理从数字化、智能化到智慧化。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上海,正加快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超大城市治理之路,让“两张网”成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金名片”。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