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1个项目和9名科技专家,合计280项(人)【2016年为287项(人)】,其中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5项【2016年为4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2016年为6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0项【2016年为171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7人【2016年为6人】,授奖总数比2016年减少7项,比2015年减少22项【2015年总数302项(人)】。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泽山院士,侯云德院士。
国家自然科学奖中,一等奖2项,“聚集诱导发光”,唐本忠,香港科技大学;“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李家洋,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国家技术发明奖中,一等奖4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中,特等奖3项,“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由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完成;“以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等单位完成;另外一项为专用项目。一等奖21项(含创新团队3项)。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衡量科技创新和重大成果产出的重要指标之一。聚焦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宏伟目标,上海将科技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依托自身综合优势和开放优势,充分调动科技资源和智力资源,涌现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闪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殿堂。
2017年度本市共有58项牵头及合作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016年为52项),获奖总数比2016年增加了6项,占全国获奖总数的20.7%,是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来,第一次突破20%,也是连续第16年获奖比例超过10%。其中,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6项(其中,牵头完成3项),占全国35项国家自然科学奖的17.1%;国家技术发明奖11项(其中,牵头完成5项),占全国6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的16.7%;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9项(其中,牵头完成13项),占全国17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22.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人,占全国的28.6%。
在高等级奖项中,2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参与1项;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上海参与2项;2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上海牵头完成1项,参与完成2项。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在基础科学领域取得较大创新,基础研究优势充分显现。
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头,也是创新链条的起点。上海紧密围绕国家重要战略部署和本地区科技资源优势,在基础研究项目资助、实验室建设、科技资源开放共享、青年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有特色的工作,在国家基础研究的整体格局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分量,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市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游书力研究员领衔完成的“芳香化合物立体及对映选择性直接转化新策略”项目,围绕芳香化合物立体及对映选择性直接转化这一挑战性课题,提出了“催化不对称去芳构化(CADA)”概念,发展了系列新配体、反应和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多个天然产物全合成,为芳香化合物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获5项国家发明专利,6个配体授权Strem、百灵威和大赛璐等国际试剂公司全球销售,被同行广泛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席裕庚教授领导的预测控制原理与系统设计项目组是我国最早从事预测控制理论研究的研究团队。在近30年的研究中,项目组以独特的学术思想为指导,从控制论和信息论的视角,提出并发展预测控制的原理,形成了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带动了预测控制这一学科分支在我国的发展,并多次获得各类奖项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韩斌研究员作为第二完成人参与完成的"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韩斌研究员创新性开发完善了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对复杂性状相关基因的高效鉴定有新的突破。系统分析了全球不同生境的代表性栽培稻和野生稻群体材料,构建出水稻全基因组遗传变异的精细图谱,为充分利用水稻遗传资源、开展高效的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前瞻布局,服务国家,立足产业,形成一批重要的产业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
上海注重服务国家发展全局,并以此作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坚持聚焦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选准关系上海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之地,立足自身有基础、有优势、能突破的领域,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通过各种途径获得若干重要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科技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高端装备和制造业: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谢在库教授级高工领衔的"高效甲醇制烯烃全流程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历经十余年的持续创新,首创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流程MTO技术,并实现工业转化。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60件、国际发明专利23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流程MTO技术国家。
上海交通大学陈明教授领衔的 “高效切削刀具设计、制备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围绕高效切削刀具设计、制备与应用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形成40项发明专利,高效切削刀具已在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等高端制造企业应用,满足了难加工零件对高效切削刀具长寿命的要求。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王卫东教授级高工领衔的“超深等厚度水泥土搅拌墙成套施工装备与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联合多家企业和高校集成创新,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深等厚度水泥土搅拌墙新型系列重大施工装备,研发了安全高效、节能降耗的成套新技术,打破了国外设备和技术的垄断。新型施工装备研发以及工程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信息技术领域:
上海交通大学谷大武教授领衔的“密码芯片系统的攻防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解决了密码芯片系统攻防的核心关键技术问题。研制成功了领先的检测工具平台,已销售和服务于国家商密检测中心、复旦微电子、华为等20家检测机构和芯片设计企业;设计实现抗数学攻击和抗物理攻击的密码芯片,7款密码芯片近三年累计出货1.625亿颗。支撑了国家安全部门和科研机构的重要任务。
上海交通大学郁文贤教授领衔的“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迫切需要,集中解决了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中的一系列产业发展瓶颈技术问题,支撑了上海导航产业以30%复合增长率快速发展,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产业技术竞争力和影响力,引领了我国北斗导航产业技术的进步和产业集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新材料领域: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胡丽丽研究员领衔的"大尺寸高性能磷酸盐激光钕玻璃批量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独立自主攻克了国际上公认难度极高的大尺寸高性能磷酸盐激光钕玻璃批量制造系列关键工艺技术难题,发明了大尺寸磷酸盐激光钕玻璃的连续熔炼、包边及检测等技术,在国内首次建成磷酸盐激光钕玻璃批量制造线并成功实现批量制造,有力支撑了国家激光聚变科技重大专项。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董绍明研究员领衔的“大型高稳定轻量化C/SiC整体结构成套制备技术及空间遥感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针对我国高分辨空间遥感技术对空间相机支撑结构的苛刻要求,开展了大型高稳定轻量化碳/碳化硅整体支撑结构的研究,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显著提高了碳化硅基复合材料相机支撑结构的弹性模量、抗弯强度、热导率等性能,满足了空间相机支撑结构的大型化、一体化、高稳定化、轻量化制备。
上海大学翟启杰教授领衔的“脉冲磁致振荡连铸方坯凝固均质化技术”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凝固均质化是影响钢铁产品性能均匀性和质量稳定性的关键因素。该项目在揭示脉冲电流细化金属凝固组织机制和条件的基础上提出脉冲磁致振荡(简称PMO)凝固均质化原创技术,应用于江苏苏钢轴承钢连铸生产,碳偏析指数、铸坯横截面等轴晶率等指标明显好于目前国际冶金界使用的末端电磁搅拌和末端压下技术,显著提高我国连铸产品均质化水平。
东华大学陈惠芳研究员作为第三完成人参与完成的“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东华大学研究团队为项目的技术路线及工艺路线提供技术支撑,参与开创高分子量、窄分布的中转化率聚合新工艺,参与开发了高粘度原液多级垂直分配及高压挤出纺丝技术及釜外管式快速预热混合的方法,参与建立了喷丝组件保温系统。该项目研制的产品满足了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新能源等重点工业领域的需求,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新能源领域: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晓秋教授级高工领衔的“低能耗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在国家863计划和三部委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资助下,在全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产品结构方案、智能能量管理及驾驶品质控制、电池管理系统三大核心技术领域均有重大原始创新和突破,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在乘用车领域长期跟随国外技术的局面,对推动汽车工业技术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黄富强研究团队聚焦于高效利用太阳能的新型光电材料及器件的设计制备、性能调控及其应用研究,重点突破高性能光电材料宽太阳光谱吸收、高效载流子分离迁移的科学难点问题。项目兼顾前沿基础科学问题与新技术工程应用,申请发明专利84项,国际专利2项,美欧日等国外专利8项,研究成果已转移给企业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建成了可显著降低制造成本的铜铟镓硒太阳电池中试生产线,太阳电池组件实现屋顶并网发电已顺利运行3年。
科技创新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2017年的获奖项目中,公众普遍关注的医疗卫生、工程建设等方面涌现了大量优秀成果。这些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对保障百姓身体健康、便捷百姓生活、促进城市和谐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生命健康: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杨玉社研究员领衔的“国家1.1类新药盐酸安妥沙星”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针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存在的光毒性、心脏毒性等缺陷,通过合理药物设计,采用结构优化的策略,最终研发出具有新颖化学结构(NCE)、疗效和安全性更好的1.1类新药盐酸安妥沙星,成为第一个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氟喹诺酮类抗菌新药。已进入北京、重庆、福建等22个省市自治区的150多家医院和医疗机构使用,使100余万人次受益。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常兆华教授领衔的“大血管覆膜支架系列产品关键技术开发及大规模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成功突破超薄覆膜材料的制造和应用瓶颈制约,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自主生产覆膜支架核心材料的国家;形成了一系列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国产大血管覆膜支架产品,成功实现了产业化;采用国际首创的术中支架系统,成为国内外治疗累及升主动脉夹层的标准术式。产品推广至全国30个省市,十五年国产市场占有率第一,已救治危重患者达50000余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教授领衔的“内分泌肿瘤发病机制新发现与临床诊治技术的建立和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紧扣临床需求,经筛选优化系统性建立针对各种内分泌肿瘤的34项临床诊断新技术,实现精准激素分泌能力评估与肿瘤定位;发现9种致病新基因与分子标记物,提出内分泌肿瘤分子分型与恶性肿瘤分子标记物;创建4种治疗新方法,制定专家共识并改写国际指南。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JAMA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在全国30余家医院推广和应用,极大提高了我国内分泌肿瘤的诊治水平与国际影响力。
第二军医大学潘卫庆教授领衔的“疟疾、血吸虫病等重大寄生虫病防治关键技术的建立及其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疟疾、血吸虫病等重大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经济和卫生条件落后的农村和偏远地区,对健康危害大,产生的社会影响大。该项目创新建立九大关键技术构成的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研发集成体系,相关成果在云南、广东、江西和湖南等地疾控机构广泛应用,部分已推广到非洲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对有效防控寄生虫病流行这个全球性难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教授领衔的“外科术式改变脑血流的基础与临床创新”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围绕具有高致残率和病死率的两大脑血管疾病——难治性脑动脉瘤和烟雾病,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个体化设计的脑血管重建手术,不断革新该技术并解决了一系列临床问题,变“难治”性颅内动脉瘤为“可治”,显著提高烟雾病的手术疗效和安全性。在神经外科顶尖杂志Neurosurgery、World Neurosurgery等发表标志性文章,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工程建设领域:
同济大学李国强教授领衔的“消能-承载双功能金属构件及其高性能减震结构”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我国属多地震国家,地震90%伤亡由房屋倒塌造成。该项目创造性地发明了消能-承载双功能金属构件及其高性能减震结构,解决了消能减震结构成本高、地震受损风险大和工程应用难度高的三大技术瓶颈问题,并在高层、大跨等各类建筑结构中广泛应用。引领我国一跃成为金属消能减震技术应用最多的国家。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亓立刚高级工程师领衔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力学试验与发射测试厂房建造关键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以我国首座自主设计与施工的最大规模的运载火箭力学试验厂房与垂直总装测试厂房为载体,进行了系统研发,攻克了施工精度要求高、高大空间施工结构复杂等一系列技术难关,圆满地完成了建设施工任务,为2016年长征7号/5号运载火箭的成功首飞提供了可靠保障,为我国航天建设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张帼霞 编辑:王珏)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