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延迟退休”又一次进入舆论的视野。
最新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当中就明确地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实施”这两个字,也就意味着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关于延迟退休的种种疑问,记者请教了相关专家。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
根据我国目前的退休制度,男性60岁,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方可退休。这一标准,始于195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此后69年间,官方层面关于延迟退休的声音,不止一次出现。但一直未有结果。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雄,早在10年前就撰写多篇关于延迟退休的文章。在他看来,迟迟未果还是缘于”社会不太理解”,比如身体是否适合继续工作,会不会挤占年轻人的就业岗位,以及又要等很长时间才能领到养老金等等。
但眼下,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人们对于延迟退休的认识,更加宽容了。
上海师范大学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郝勇表示,延迟退休“迫在眉睫”,最关键的原因就是要推进人力资本的有效利用。
现如今本科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常态,也不乏研究生、博士生,因此所得到的有效工作年限,比1951年要缩短至少10年,这对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是一种阻碍。
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苏云则认为,最近几十年我国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大大提升也是原因之一。
养老金开始推行的时候是90年代,那时候平均期望寿命在70岁左右,平均每个人领取养老金15年。
如今,平均期望寿命提升到了80岁以上,造成贡献年份少,领取年份长,给养老金体系也会带来一定冲击。
部分人已试点延迟退休,感受如何?
2015年,中组部、人社部联合下发通知,机关事业单位处级以上女干部以及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可申请继续工作至60岁退休。
当时有一批符合条件的女性工作者向单位申请了延迟退休。64岁的徐新霞就是其中之一。
她告诉记者,那时候一边是延迟退休,继续融入社会,一边是政策退休,重拾年轻时的爱好,让她很是为难。
当时身体情况尚可,家里人也支持,她最终决定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的那五年,徐新霞觉得可以胜任工作。她还当上了外婆。
在徐新霞身边,有着一群当初和她一样面临选择的朋友,有的认为太早退休容易造成失落感,有的害怕退休之后和社会脱节。
虽然工作单位和自身情况不同,但大家的选择大都相同。
徐新霞告诉记者,虽然在他们看来,延迟退休利大于弊,但是延迟退休之后,长辈养老和孙辈幼教的担子会更重,希望出台更多配套措施。
延迟退休究竟怎么“延”?
胡苏云认为,延迟退休一旦成为国家规定,实施就应该属于强制性,而不是像试点那样自愿性质。
但是,政策细则可以有一定的弹性。像国外就有退休“基准年”的概念,提前或者延后,跟养老金多少挂钩,个人可依据情况选择。
在郝勇看来,当下的重点在于延迟退休何时“入法”。他的建议是,首先提高法定退休年龄,进而再实施弹性退休制度。
还需考虑的是,延迟退休仍需配套制度支持,比如公积金和医保制度方面的倾斜等等。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王骋)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