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在我们积极打造智慧城市的当下,养老产业发展也挂上了"智慧化"的标签。传统观念上,大众眼里的"智慧养老"无非是高大上的信息技术叠加,但经过本市养老机构初步探索,发现智慧养老背后是更为系统化的工程,如何满足多种场景下,对老人自立能力做出合理支援?又如何让年迈的受众接受高精尖技术?
一键可升降床,离床报警感应,洗漱间感知系统;自动认知功能康复机器人、会计数的腿部训练器……
在每一家爱照护机构里,像这样的智慧化点位超过二十项。这个看似普通的扶手,实则内部藏着感应带,老人佩戴的智能手环只要靠近,就会在后台自动识别老人并记录、分析数据,连机构里的监控摄像头都很聪明。
“它抓取了我们的四肢以及你各个关节点,通过这样的抓取可以判断后台是否有摔倒或者风险,包括还能判断出护理员,知道护理员在公共区域工作了多久。”爱照护增长总监孙然向记者介绍。
不仅在机构内,爱照护提供的一些智慧化仪器,也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大显身手。
92岁高龄的韩阿婆,去年不慎摔成髋骨骨折,只能卧床。
“翻身次数5次,醒着时长是7分钟,她的血压、心率都是挺稳的。”申请长期护理保险后,韩阿婆用上了这张名叫"小护"的智能床,它能监控韩阿婆的身体健康数据,而且还会播报天气,有收音机功能。
哪怕身边无人时,韩阿婆也能遥控"小护"抬起或靠下,甚至还能通过屏幕,与不能时时在身边的子女进行视频通话。
市民政局参与主导的"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到,设想围绕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各方面推进智慧养老工作,不过,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仍困难不小。
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好不容易实现了全院WIFI覆盖,引入了五张离床报警感应垫,但是要想购买更多的智慧化辅具,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院长乔毅皓说:“比方说买个洗浴床,完全自动喷淋的,我们之前了解过的就是一百多万,最起码一个楼层要有一个,这个有6栋楼,臭氧过滤机一台小小的发生器要四万多,大概它的寿命不换滤芯用三四年,一算完成本我就放弃了。”
此外,目前护理员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哪怕引入了智能设备,还得花大力气做培训。
“基本小学毕业,大不了就是初中毕业,还有很多是文盲,所以这块也限制了智能产品的发展,操作不下来。”杨浦区社会福利院护理部主任杨凤琳。
而由于老人观念的局限,院里仅有的五张离床报警感应垫还有一台一直处于离线状态,同样,爱照护提供给老人佩戴的健康监测手环,也有不少被搁置一旁。对服务提供方来说,这样也就无法跟踪数据,提供精准服务。
“从内心来说,我是有想法的,因为这个牵涉到什么是人生自由,什么是隐私。”老人说。
爱照护技术总监杨雷则表示:“产品团队每天都在想这个问题,如何让老人无感得进入场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智慧化养老方式的引入,无疑能够释放不少本就紧张的护理人手压力,同时更针对性的服务于老人的健康和安全管理。目前,民政部门也在通过设置一些应用基地,来为普及智慧化养老积累经验,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就是首批试点的10个基地之一。展示高科技智能化产品之外,也能以体验、租赁、销售的方式,让老人能够体验智慧化养老的便捷和好处,从而逐步接受这样的新事物。
而让更多老人和机构能够用得起这些新武器,还有待不断摸索。
上海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副调研员葛健表示:“能否培育出企业以租赁业务,应用上能否给予相应政府补贴,甚至未来能否纳入我们的长期护理保险,我们设想从政策上、产业支持上,多方面促进智慧用品的应用。”
预计今年年底前,首批受惠老人在家就能享受到智慧养老的便捷。零距离感受智慧化带来的福音。作为一种新的养老业态,智慧化这将缓解上海特大型城市的养老服务需求紧缺问题,让更多到2022年,本市将发展形成100个智慧养老示范点,居家养老方面将智慧化推广至10000户家庭。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应冠文 编辑:朱永斌)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