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拾回蚕丝的声音”项目的成果之一,由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等主办的“小雪寄怀·丝韵清音”丝弦江南丝竹历史沉浸式观演音乐会,12-24、23日在上海浦东廿一文化空间举行。
温暖的灯光下,矮凳或蒲团上一人、一茶,在复原清音雅集的空间中,音乐会以“观演一体”“历史复原”为关键词,将导、赏、演相结合,从“器”之不同物质形态、到“声”之不同轻重缓急、再到“人”之情投意合,探索了一场“具有历史意识的表演”。
音乐会集合了老中青三代丝竹演奏家。上海国乐研究会的筝演奏家何小栋用16弦的丝弦筝演奏了一曲《高山流水》;上海国乐研究会的演奏家们携手带来《灯月交辉》《中花六板》两首经典曲目。
来自上海音乐学的年轻人组成“上音樂龠组合”,在现场围坐一台八仙桌,以一曲《欢乐歌》展示年轻人在这一年以来的学习成果,迸发出“传承”的力量。
“拾回蚕丝的声音”项目是一个以恢复江南丝竹老乐器生态系统的公益类保护项目。经过数十年的恢复与研究,来自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龢堂乐器文化工作室的项目团队自2023年开始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希望通过三年时间,推动传统江南丝竹成为活态非遗,让不同年龄层的人感受、认识到蕴藏在江南丝竹乐器和演奏中的韵味与魅力。项目总发起人程俏俏表示,这次音乐会通过对“围坐”与“横坐”所引发的声场变化的细致观察,首次尝试调整合奏时乐器的布局。“这一突破性尝试,不仅让声音更契合中式审美的韵味,也为探索中国民乐的表达边界打开了新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演奏家们使用的都是明清、民国时期的传世老乐器,或者仿古丝弦乐器,重现百年之前的江南丝竹之音。
上海音乐学院古琴硕士方静宇演绎了一曲《醉渔唱晚》,手指与丝线之间摩擦的声音,粗糙且温润,恰到好处地在这个场域中制造出一种温和的声场。而这把古琴采用“黄金绢弦”,它来自一种非常特别的蚕种。而这整套养蚕和制弦工艺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汉代,于唐代传至日本,一直被日本的皇室被使用,但却在中国失传。团队这次特别使用了黄金绢弦,让观众听到失传已久的琴声。
上海国乐研究会的周韬与上海音乐学院的汤晓风在雅集现场所用的琵琶是乐器修复师沈正国仿制的200年前的上海崇明派琵琶。演奏家灵活的手指,在丝弦上展示各种技法,轮指间,白居易的“大珠小珠落玉盘”有了具象体现。
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助理研究员邢媛博士在导赏中介绍,旧制琵琶“旧七品”改革成“十二品”、蚕丝弦改革成钢丝弦后,失去了“特殊音高”和特有的“吟揉”,这些都是古老江南丝竹留下的遗憾。她在现场展示了一把丝弦评弹琵琶,这把琵琶最初的主人是曾经著名的“评弹亚后”黄静芬,琵琶面板区域还保留了演奏的痕迹。这把琵琶重量颇轻,符合从前评弹艺人跑码头、背行李的演奏经验。
评弹表演艺术家周红老师带来了自己收藏的一把民国时期由典当行的红木柜台所制的丝弦琵琶。她的现场弹奏,琴声醇厚、柔和有力,尽显丝弦琵琶的独特音质。她说:“我喜欢丝弦,丝弦与评弹的演唱很搭,用钢丝张力太大。”整场音乐会让观众与演奏者以身体、以五官一同延续着传统,因“乐”而相聚。
江南丝竹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表演形式,它更是一种江南传统的生活方式。丝竹爱好者定期在一个场域中聚会,在聚会中喝茶、玩乐、合乐,是一种优雅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被称作“雅集”,因此音乐会特别以雅集的方式呈现。项目团队的专家萧梅老师认为:“什么样的乐器,什么样的演奏,就造就了什么样的听觉,我们经常听到有关于作品的研究、有关乐谱的研究,有关器物的研究,却很少有关于‘感官史’的研究。今天我们在丝弦雅韵中浸入历史,认识到源远流长的中国音乐一直存在着与寻觅知音有关的声音,希望这场雅集能够成为我们重新出发的起点。”
观演者中,有的是江南丝竹爱好者,有的长期致力于江南丝竹的传承保护。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朱静波感叹:“上海群艺馆作为江南丝竹国家级的保护单位,我们一直在致力于搭建江南丝竹的传承的平台,但今天这场沉浸式的、有交流的、雅致的音乐会,我受到很多启发。”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陈云认为:“我们要研究优秀的中国传统音乐,这场音乐会一样能让听众能感受到传统音乐带来的愉悦、静雅、历史温度。”
编辑: | 章海燕 |
责编: | 李吟涛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