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上午,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共214个项目及人员获奖。加大夯实基础研究,面向“未来”成果涌现。瞄准科创最前沿,上海如何加速“挺进”?东方卫视《今晚》特别栏目“看懂上海”邀请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易培云和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副所长陈海鹏,一起讨论。
奖项数量大幅精简 “人的奖励”不降反升
相较于2022年度的316项奖项,本年度的214项可谓“瘦身”不少。精简之下,两个人物奖项——科技功臣奖和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却是“满额”评出,而此前“不满员”的情况居多。
此次获得上海市科技功臣奖的,是两位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光辉,是我国航空领域杰出的飞机设计师,从我国第一型自主研制的预警机空警2000,到首款喷气支线客机ARJ21,还有C919大型客机系列,他带领团队走出一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机研制之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健,是我国药学领域的领军科学家。他领导上海药物所建成了符合国际规范的综合性创新药物研发体系,对我国从仿制药到创新药的跨越式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也为我国个性化药物精准治疗的战略实施作出重要贡献。
同时,还有10人获得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46项成果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29项成果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114项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9项成果获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其中,技术发明奖成果助力攻克了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一系列核心关键难题。科技进步奖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动力。
此外,四位外籍专家被授予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获奖人均为国际知名科学家。
作为本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易培云,是一项车用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技术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他表示,在行业发展早期,一个电堆的功率只有23千瓦,而驱动一辆车需要12-23个电堆,不仅系统复杂,而且成本也非常高。
“而车用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技术项目最大突破,就是将单个氢燃料电池电堆开发到300千瓦,更克服了锂电池的续航里程不足、低温掉电等缺陷。因此,它不仅能够直接驱动重卡等大型商用车,未来在船舶、飞机上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易培云说道。
外界注意到,在198个获奖项目中,46项成果获自然科学奖,占比达23%,远高于前5年占比15%的均值,进一步突出科技奖励工作导向。同时,超六成获奖项目体现了原创性、前沿性、面向未来产业方向的特征,聚焦信息与智能、新能源与绿色环保、医药与健康、新材料等技术领域。
从项目完成单位来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且中青年逐渐从科创“主流”向“顶流”攀登。本年度所有获奖项目完成人中,45岁以下的占比61%,其中第一完成人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比79%。
“从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等硬核奖项数量的上升可以看出,政府评审更加向未来产业倾斜,向一线的科研人员倾斜,也更关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副所长陈海鹏表示,今年奖项总数大幅精简,但对人的奖励项目不降反升,符合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整体布局,强化奖项的学术性和含金量。也可以看出,在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十周年之际,随着大量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上海科技创新实力也在不断提升。
三大先导产业强化核心攻关 为未来产业发展锚定发展方向
瞄准“未来”,是这次上海科技奖呈现的一大特点。这也成为上海积极布局未来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上海持续加强三大先导产业核心技术攻关,以产线牵引集成电路全链条突破,以创新药械带动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以底层技术支撑人工智能迭代升级。
在集成电路领域,上海不断优化政策供给,推动产业迭代创新发展。目前,临港新片区拥有各类集成电路企业300多家,每年新增集成电路项目超过50个。今年8月,世界集成电路协会发布《2023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综合竞争力百强城市白皮书》,上海名列第五,成为中国大陆集成电路产业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城市。
在生物医药领域,上海正在实施基因与细胞治疗、计算生物学等专项行动,并组建了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今年以来,已有5款1类创新药、9个3类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数量超过去年全年。
而在人工智能领域,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在徐汇建成。截至8月底,全市共有34款大模型通过备案。金融、交通、消费等领域一批垂直大模型找到了应用场景。
为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去年3月,张江、临港、“大零号湾3”个未来产业先导区宣告设立。其中,张江高新区以全市8%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市80%的三大先导产业总产值,正加快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则聚集了4000多家企业,正朝着万亿市值的世界级“科创湾区”迈进。
在当天的科技大会上,上海提出,持续壮大三大先导产业,形成生命力旺盛、根植力强大的创新生态系统,孕育更多具有创新策源意义的“核爆点”。这给上海未来产业发展锚定了怎样的前进方向?
“上海明确提出对未来产业的布局建设,始自2022年。短短两三年,三大未来产业先导区引领功能已经显现。”在陈海鹏看来,在上海的产业布局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这三大先导产业是成长为参天大树的中流砥柱,而未来产业则更像新生的嫩芽。所谓“未来产业”是由前沿技术驱动的,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
“因此,在未来产业打造过程中,不仅需要不断强化策源能力,还要坚持长期主义”。陈海鹏认为,在当下科技创新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过程中,既要强调战略敏捷性,增强跟踪了解国内外动态、研发判断发展路径的能力,更要在政策设计和路径选择时,制定一些比选寻优、动态纠偏的机制,为上海打造未来产业集群高地提供可持续动力。
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上海如何加快向“最前沿”挺进?
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进军,上海使命在肩。这一过程中,上海还抓住了两个关键。其中之一就是完善基础研究体制机制,包括在沪国家实验室高质量运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后启动等。
最近,位于张江科学城的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取得了新进展:项目计划明年首次出光。
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峰值亮度比太阳光高10的17次方倍,脉冲达到飞秒量级,对微观世界的研究能力,从拍分子照片提升到拍分子电影的水平,可在能源、环境、生命医药等领域,实现高分辨率成像、超快过程探索等。该装置与美国同步开展研究,将成为未来十几年世界上仅有的三台同类装置之一。
而在15年前,中国大陆第一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上海光源,面向全球科学家开放。如今,由上海光源、硬X射线、软X射线装置、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组成的全球最先进的光子大科学设施群,已在张江初现雏形。
与此同时,海底科学观测网、蛋白质设施、深远海研究设施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上海先后启动。
大科学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强化科技策源功能的国之重器。目前,上海已建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1个,在建4个,规划建设5个,总投资规模约350亿元,设施数量和投资金额全国领先。
陈海鹏表示,随着上海基础研究投入规模大幅增长,将有助于推动完善基础研究体制机制。基础研究是整个科技创新的总机关和源头活水,也是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一个重要引擎。
“因此,在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当下,我们不但要强化基础研究先行区的建设,还进一步要丰富鼓励和支持手段,引导企业、慈善基金等共同推动基础研究发展,为创新策源能力的持续提升打下良好基础。”陈海鹏说道。
而为了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米”,还有一个关键,就是健全创新孵化转化体系。最近,上海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一轮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7年,在重点产业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标志性转化成果,形成体系化实施、场景化驱动、要素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生态。
此外,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职务科技成果“全部赋权”改革。今年1到8月,完成或进展中的赋权成果有98项,转化金额达8.7亿元。同时,上海还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大力引进世界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给青年人搭平台、压担子,让他们挑大梁、唱主角。
“实际上,我本人就是一个职务科技成果转换的实践者和受益者。”易培云表示,职务科技成果“全部赋权”改革可以激励科技工作者敢想、敢干,更能干得长久。因此,发挥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将有力助推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迈进。
编辑: | 方菲菲郝苗苗 |
责编: | 赵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