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青铜编钟重现人间,传来隧道深处的历史回响。
编钟的主人是西周晚期的晋侯稣。因为辅佐周厉王亲征有功,稣在钟的表面分段刻记了355字长篇铭文。按照音律排布的两行钟,铭文也连缀成篇。
晋侯稣钟由16件甬钟组成,14件藏于上海博物馆,2件存留在山西博物院。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副研究馆员韦心滢介绍,晋侯稣钟由三组不同时代的甬钟构成,其中一组来自西周晚期,另外两组甬钟则早于西周晚期。因此可见,这套编钟可能是晋侯稣收集而来的,也可能是在战争中俘获而来的战利品。
晋侯稣钟选择了不同时代的甬钟,合成音阶完整的大型乐器群。甬钟之名来自其顶部的铜柱,形态有别于环带状的钮钟。敲击的部位称为“鼓”,正面、侧面受击打,乐音不同。
自商至周,单个的铙演变为组合悬挂的钟。黄钟大吕,金声玉振。周人制礼作乐,乐舞的优雅烘托权力的庄严,中国早期音乐史因此与礼仪紧密关联。
从一件精致的青铜作品,到阵势庞大的编钟,一个礼乐高度发达的社会逐步形成。敲响这组钟,便意味着颂唱晋国的辉煌史诗。“西周开始慢慢产生了钟。刚开始的时候很简单,也就是敲击。周人有宴享、祭祀的需求,后来慢慢变成追求旋律的变化。”
仔细打量,钟的表面还铸出了鸟形纹样。图案暗示着乐器的使用诀窍。敲击鸟纹,发声不同于正面击钟:更加清脆的侧鼓音,正如鸟儿鸣唱。
“侧鼓音通常比正鼓音小三度的音程,一个钟可以发出两个音,16个钟可以发出32个音,因此能将音程扩大。”韦心滢介绍,西周晚期一套编钟可以由16件钟组成,再到春秋战国逐渐达到数十件编钟的规模。
钟鸣鼎食、礼乐之邦。叠加的是厚重的历史,谱写的是悠长的史诗。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展厅里,播放着由晋侯稣钟演奏的古曲《春江花月夜》,2800多年前的庙堂华章,犹然清晰地奏响在我们耳旁。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琳琳 编审:邢维 李姬芸)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