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地区老龄化的加剧,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养老资源匮乏且服务水平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家庭空巢化使得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等因素的影响,注定了乡村养老必须走一条与城市养老不同的路径。上海奉贤区柘林镇探索创新嵌入式轻量级宅基养老点椿萱庭,让老人住得起、住得近、住得惯,实现“离地不失地、离房不失房”,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双发展”的新亮点。
这个新寺村椿萱庭宅基养老点,其实是村民胡阿婆的家。早上,听上一段现身说法的反诈宣传,中午,有热腾腾的饭菜,下午,还有小点心和各种活动。胡阿婆觉得很开心,“一直吃小点心,水饺、馄饨、塌饼,家里就不烧了”。
今年80岁的胡阿婆,老伴十多年前去世后,多数时间里,只能一个人守着大宅子,难免感觉孤单。胡阿婆告诉记者:“一个人住330个平方,很冷清,又要自己买自己烧。”
一年多前,村里把胡阿婆家发展成了睦邻点,村民可以白天来这里闲聊,打发时间。一段时间下来,胡阿婆乐在其中,主动向村里提议,觉得自己家这个睦邻点,可以为村里的老人们提供更多一些的照顾和服务。
新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叶飞宇告诉记者:“跟胡阿婆聊天时提及,以前大集体的时候有托儿所,现在应该办个托老所,来把我们这些老人放在一起抱团,就相互照顾。这个提议其实也是从那一刻就开始萌芽了。”
在市郊农村,村里老人通常不愿意在晚年离乡离土,而像胡阿婆这样的空巢老人也并不少见,他们的养老问题该如何来解决呢?听到胡阿婆的建议,村里也很受启发,索性就地将胡阿婆的宅基房,改造成村里的养老点,总共开放10个床位,上周开始,已经陆续有村民搬来和胡阿婆同住。“这里开心的来,三顿都给我们烧好吃,有时候鱼、肉、鸡腿、鸭腿,有时候油豆腐塞肉样样都有,所以我们吃得很开心。”村里老人说道。
入住的村民彼此熟悉,不入住的邻居也可以来串门。闲暇时老人们甚至还能去自家菜地里忙些农活,保持常年的生活习惯。一日三餐、住宿、日常照顾加一起,每人每天50元,消息传出后,甚至有此前被接到镇上和子女一起住的老人,坚持搬回村里来,和乡亲们作伴。
养老点的服务团队,则是本村50岁左右的村民,村内成立社会组织对他们进行统一培训后上岗,这些村民也能多一份收入。村里的乡村医生也会定期在养老点坐诊,为老人们提供一定的医疗保障。
一位椿萱庭工作人员表示:“退休了,我也喜欢做美食,做这个行业,我也喜欢和老人在一起。”
而住在这里的老人家属也称:“现在对老人这个设施比较完善了,在农村生活比较方便、比较好,作为子女也感谢政府。”
而对于村里来说,由于养老点床位有限,目前优先保障本村本镇宅基地流转的、集中上楼的老年人就地养老。老人在申请入住时,将自己的宅基房流转至村里进行统一管理,这样能够收到一年12-24万的租金,从中,老人每个月支付1500元加入抱团养老,收入绰绰有余。
而村里则可以用这些流转出来的宅基地,来引进现代农业及文创等项目,让宅基地进一步增值,同时村里从中获得的收入,也可以继续用于开设新的养老点,并为养老点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实现多方共赢。今年,柘林镇的其他村庄,也将继续推广这样的抱团养老模式,让更多的农村老人实现家门口养老。
柘林镇人民政府副镇长杨瑛坦言:“我们的初心也是能够解决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态,让他们能够住得近住得惯也住得起。同时把他们在乡村振兴中间,把他们的宅基房,打造以后,等于同时可以富了老百姓的口袋,也能够让他们的收入也有所增加。”
上海市深化养老服务实施方案(2019-2022年)》也提出,“探索研究利用农民宅基地用房发展养老服务设施”。宅基抱团养老的模式,必须坚持村委主办、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原则,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和农民就业结合起来,和因地制宜与突出地方特色结合起来,最终实现让老人住得起、住得近、住得惯,实现“离地不失地、离房不失房”。
(记者:沈春琛 摄像:徐进 特约记者:傅潇瑶 杨鸿志 编辑:由由酱)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