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10时,滴水湖畔一片静悄悄,只有晚风吹过树叶发出声响。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大楼的灯还亮着好几盏,一名年轻的管委会工作人员正捧着泡面走回办公室,填饱肚子,准备迎接深夜的工作。
如此别样的“风景”已成管委会工作人员们的常态。自12-25揭牌以来,新片区上下就开足马力,以决战态势与冲刺精神,全力开展各项工作。
临港新片区企业服务局副局长沈静波说,新片区挂牌后,工作节奏提速明显。一天,早上6时刚过,他从家中驱车出发。7时许,走进临港新片区企业服务局时,办公室早已是人来人往,喧闹而忙碌。他知道,为了上午的专项会议,这些项目管理中心的同事们忙到凌晨3时,今早又为打印、整理、校对材料,早早来到单位。
“一来,新片区吸引了更多的企业,我们目前经手的项目数量、种类都相对较多。比如,从前我们工作的重点大多是制造业项目。根据新片区的工作任务,现在开始学习、关注服务业、金融业等的项目产业扶持。二来,这段时间新政策密集出台,需要反复讨论、修改、完善。三来,以前的项目、材料需要进一步梳理。加班是难免的。”沈静波说。
同样,负责研究与拟定政策的管委会综合计划办也是异常忙碌,加班到凌晨两三点已成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家常便饭”。从记者驻扎的综合楼向下望去,半夜里,管委会五楼的综合计划办办公室总亮着几盏灯。
“新片区势必要针对最新情况进行政策研究,对照国内最优政策进行全方位对比研究。”综合计划办副主任吴群峰告诉记者,从去年参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的制定工作开始,综合计划办的工作人员们已坚持这样的高强度工作状态一年。
12-25,新片区管委会发布了促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和集聚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航空航天四大重点产业的若干支持措施,又一次成功“刷屏”,引起业内外人士的惊呼与赞叹。政策的出台,离不开临港管委会经贸办工作人员们的智慧与汗水。
日常工作已相当忙碌,管委会经贸办工作人员只得利用下班后及节假日的时间研究、拟定政策。负责产业政策制定的临港新片区产业发展首席规划师顾长石告诉记者,为了避免“拍脑袋”想出脱离现实情况的政策,他们通过充分调研,邀请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行业机构开展座谈会征求意见,分别针对不同行业特点,进行政策的精准聚焦,“针对每个行业的特点,提供他们最需要的支持。”
产业政策发布后,越来越多的企业有意入驻临港新片区,而管委会的工作人员们也变得更忙了。负责招商工作的陆瑜每天9时开始工作,向企业介绍新片区产业发展情况与政策情况、与企业洽谈入驻临港新片区事宜……直到12小时后,晚上9时,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
在各个场合,记者采访企业人员时,也常听到他们夸赞管委会的工作,“临港速度”与“临港服务”是最常被提到的两个字眼,就连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都感慨“前所未见”。参与引进特斯拉项目的上海临港产业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振富说,临港人对新片区的挂牌盼望已久。新片区意味着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学者出身的王振富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与习惯,“不学习就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掌握不了自己的差距。学习能让我自我革新,踏上一个个台阶,找对方向更好地奋斗。”
正是依靠这群可爱而可敬的临港人的奋斗,临港新片区在双满月之际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新设立1329家企业,集中签约62个涉及到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和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260亿元人民币 与16家重要的金融机构、44家重要的国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而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对临港新片区的热爱。沈静波告诉记者,“同事们都很辛苦——以前也忙,但没有现在这么忙。但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为代表国家战略的新片区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很自豪的事。”王振富则说:“从2006年,临港打基础的阶段,我就在这拓荒、耕耘。新片区成立后,我还有使不完的劲,还有很多事要做。”
(作者:胡幸阳)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