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防控境外输入疫情风险,从12-25零时起,所有中外人员,凡是在进入上海之日前14天内,有过韩国、意大利、伊朗、日本、法国、西班牙、德国、美国等国家旅行或居住史的,一律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健康观察。
从以上地区回国的上海市民,集中隔离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如何做到入境后的防疫闭环?今天,新闻晨报记者带你走进从德国返沪的一家三口被集中隔离的故事。
12-25,浙江省公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新增境外(意大利)输入性确诊病例7例。爱莎一家,与这7名确诊患者搭乘了同一架航班。
以下为爱莎口述:
航班上没戴口罩的不到10人
看着舷窗外,飞机缓缓地降落在跑道上,我心里松了一口气,上海,终于回来了。
这是一架由莫斯科飞往上海的航班,航班号为SU206,同航班上很多乘客一样,我们都是由欧洲经莫斯科转机,经过长达9个多小时的飞行,才回到上海的。
我和我老公都是上海人,虽然已经拿了德国的绿卡,但是还是会经常往返国内外。我的儿子目前在上海一所国际小学读五年级。我的老公是做餐饮行业的,曾经在德国汉堡的一家很有名的咖啡店工作,还是那边第一位成为咖啡师的亚洲人。
我们一家三口2月26号从德国汉堡出发,在德国,几乎没有人戴口罩,和平时相比没有感觉不正常。在莫斯科转机等了6个小时,走到登机口准备登机的时候,我却突然有了一种紧张感,因为发现周围几乎所有人都戴着口罩,就我们一家没有戴口罩。
那个时候心里就觉得有点紧张了,我还问老公,是不是不戴口罩不能上飞机?
我老公安慰了我一句:“你看有的工作人员都没戴口罩。”上飞机了以后,我观察了一下,有的空姐戴口罩,有的没戴,心里稍微有一点安全感了。
我们所乘坐的这架波音777座位全满,放眼望去,几乎都是中国人,不戴口罩的加我们一家3口不到10人。
半个多小时后,飞机进入安全巡航高度,空姐开始发放餐食,大家纷纷摘下了口罩,坐在我们前一排的乘客,空姐发放餐食的时候,都选择不吃饭。当时我还和我老公说,9个多小时,饭也不吃,水也不喝,太难受了吧。
这次入境,明显感觉比之前回国严格多了,我们排队通过体温检测、提取行李、海关申报,顺利的走出机场,当时是朋友在停车场开车来接我们回家,到了小区门口,放下行李,朋友就回去了,一切看起来并没有那么糟糕,我们也回到家开始居家隔离。
接到电话通知时,我手脚冰冷
12-25下午3点,我在陪儿子写作业。突然,上海市疾控中心给我打过来电话,通知我同航班有一个人确诊了,我立刻就问他们是坐在飞机上哪一排?对方回答:22排,我回忆到我们是坐29排,当时我浑身都在抖,手脚冰冷。
接下来,工作人员又对我说:“打电话先告知你们,目前你们不能出门,请你们等待下一步的通知,我们会把你们信息下放到区里,区疾控中心再和你们联系。”
4个小时后,我又接到上海市公安局的电话,对方跟我们确认了家庭住址,让我们等消息,我问是在家隔离,还是集中隔离?对方回答,等待进一步通知。
晚上11点多,徐汇区疾控中心给我家打电话,因为刚回国,需要倒时差,我和孩子已经睡了,这次是我老公接的电话。徐汇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就派车来接我们,让我们提前准备好行李。
随后,我收到了一个短信,短信内容是要集中隔离的酒店地址,这时候心里就比较踏实了。
凌晨12点半,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打电话说我们快到了,让我们带好身份证、社保卡、换洗衣物等行李,他们没有进小区,我们从小区自己走出来,看到一辆白色的面包车,上车的时候工作人员让我们三个人分排坐。
车辆并没有直接开往酒店,工作人员又去接了一家四口,是跟我们乘坐同一航班的。
很快,车辆就在徐汇区一家酒店门口停下,进入酒店,我看到前台旁边专门搭起了工作台,有工作人员给我们安排入住手续。
我向工作人员申请,能不能让我老公和我们住在一起?因为我老公上周刚做了手术,每天需要换药。
工作人员回复:“大人必须分开住的,换药的工作他们会安排。”
后来,他们给我老公发了一面镜子,让我老公每天对着镜子换药,老公笑着说:“我感觉电影中特工受伤的场景发生在我身上。”至今想想都觉得特别好玩。
集中隔离的这家酒店看起来是比较老旧的酒店,空调也不热,被子也很薄,我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打电话给工作人员,说你们能否给我送两张被子上来?没想到很快,工作人员就把两床被子用黑色的袋子装起来,放在了房间的门口,让我们五分钟后取。
每天8点、12点、18点工作人员会准时送餐,测体温是一天两次,上午8点30,下午1点到2点之间。我还说这次匆忙出来,带的东西不多,没想到工作人员给我们发了很多生活用品、牙膏、牙刷、体温计、杯子、毛巾,这些都是免费的。
爱莎与儿子被集中隔离的房间
每天早上8点到9点,会有人进房间来消毒,现在,我每天唯一能看到的人就是他们,所以每次看到他们都很开心,他们也会帮我们收走垃圾。
他们会每天变着花样给我们送餐食,早餐基本一样,午餐晚餐一般有一个荤菜几个素菜,也可以叫外卖,有好几次,我都把餐食吃得精光,和儿子开玩笑地说,因为太好吃了,隔离结束妈妈必须得减肥了。
在我们房间外,都会放一个小凳子,每次拿餐的时候,看小凳子上放着几个餐盒,我就知道又有多少人住进来了。这几天,感觉住进来的人变多了。
心理帮助比物资捐助更为重要
在隔离的房间,每天看着电视里的新闻,湖北武汉的疫情,总让我感到揪心,但是又无能为力。
我有一个朋友是做青年志愿者服务的,他们从一月份开始就做了抗击疫情方面的心理咨询方面的志愿者活动,这段期间,也一直在问我愿不愿意加入进来?
3月1号,她建了一个微信群,群里有一名来自武汉的朋友,微信名叫小鱼,她的老公是确诊患者,那个时候希望我能陪她聊聊天。
12-25,我微信发了一张带有“hope”的图片给她,她没有回复我。
12-25,也就是我被集中隔离的第一天,我看到她回复了我的微信。
她说她很害怕,很担心老公,晚上睡不着。我直观感受到新冠疫情确诊患者的恐惧,她儿子才五岁,与我相比,她身上那种压力、恐惧是成百倍的。
听她说,目前她老公多个器官衰竭,甚至已经用上了 ECOM(注: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医疗急救技术设备,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
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通宵陪着她聊天,安慰她不要着急。后来,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医生在治疗中又发现了一个很珍贵的数据,她的老公可以不用外接肺的治疗方案了。
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小鱼聊天,前面五天我都不敢用微笑的表情包。后来,我们的语音通话总是充满了笑声。
我们就这么在线上彼此陪伴,彼此成了好闺蜜,她老公的身体也越来越好。
隔离期间 通过微信 爱莎为远在武汉的小鱼加油打气
疫情过后,我们还相约彼此要见面,他们全家会来上海看我们,我们也会去武汉找他们玩。
以这种形式去帮助她,我感觉我也参与了一次特殊的“抗疫”。虽然之前也曾经在网上捐款、捐助口罩,但是比起物资上的给予,我感觉在心理方面的帮助更为重要。
“老公,这是一场必须要打赢的仗”
集中隔离期间 家庭群里每天报备体温
集中隔离的第3天 爱莎老公在房间拍摄的照片
我和我老公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今年是我们结婚的第13年。
刚被隔离的时候,我会抱怨我老公:“都是你,不让我们戴口罩。”后来,分别被安排在两个房间的我们,只能微信视频,我就静下来心思考,如果我们彼此埋怨,是改变不了现状的。
“老公,这是我们必须要打赢的仗。”有天晚上,我思考了很久,发了这样一则信息给他。
妇女节那天,老公也破天荒的在家庭群里发红包。有一次,我还能听到隔壁老公在唱歌,记得那天唱的是《水星记》:
“还要多远才能进入你的心,还要多久才能和你接近,咫尺远近却无法靠近的那个人,也等着和你相遇……”我看着手机里的歌词,面对着一堵墙隔离成的两个房间,这么近,却又那么远。
不禁想起,我老公已经很久没有对我说“我爱你”三个字了,但是在疫情期间,那种久违的感觉回来了。
以前如果让我排序,事业我会排在第一,作为一名女企业家,我必须要对我的团队所有人负责。但是经过这次疫情,我想我会把亲情排在第一, 因为我也是一个母亲、妻子、还有女儿。生活应该是人和人之间亲密度美好的关系,工作只是一件事情,一个人再成功,离开了家庭也是失败的。
刚开始隔离,因为倒时差的关系,我的睡眠质量本来就不好,一天最多能睡三四个小时。隔离了三四天后,有次看新闻,看到我们乘坐的那趟航班由1个人确诊变成7个人,心里就特别的紧张, 第一反应想到的是爸爸妈妈,我该怎么去告诉我那年迈血压又高的妈妈?
后来我发现我骗不了他们,因为妈妈每天都要和我视频,一开始,我先和妈妈视频,说我们这架飞机没事,确诊的在和我们同时降落到的另一架飞机上,我用很乐观的情绪告诉他们:我们很好。
后来我们家里就建立一个群,每天在群里发视频,让他们放心。
隔离期间 爱莎一家三口的绘画
坚持上网课的儿子记录他隔离的一天
我的儿子今年12岁,因为学校老师要求的作业,在隔离期间,他也写下了自己隔离的一天。
我打开儿子做好的PPT,看到了儿子把隔离的一天分成了4个部分,你们不妨来看看我儿子写的隔离日记:
“这段时间我因为隔离所以搬到了一个酒店来生活,酒店内的房间形状是这样的,所以我有了一个不一样的家。”
爱莎儿子用平板电脑绘制的酒店房间
早餐篇:
早上8点,工作人员会把早饭放到门口的一个小凳子上面,我们要等5分钟才能把饭拿进房间。
饭后篇:
饭后就是戴口罩的时候了,因为每天都会有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来房间消毒,我要么是在上课,要么就对着鸡蛋发呆。
学习篇:
因为房间里面没有凳子和椅子,所以我的小圆餐桌又立刻变成了我的学习课桌。
运动篇:
下午的运动时光就是在两个床上蹦蹦跳,露出个肚皮摇摇摇,减减肥。
爱莎儿子在隔离房间
就算是隔离期间,孩子也没有中断学习,早上孩子要上网课,上完网课,我和我儿子打扑克,我发现原来我儿子扑克打得这么好。
我曾经无数次害怕我孩子长大了,就疏远了,感谢这段隔离的经历,让我这个曾经的大忙人第一次和儿子这么长时间单独相处,让我抓住他年少的尾巴。
一家三口久违的火锅
12-25下午,我收到了工作人员的通知,我们的集中隔离生活可以结束了,我激动地和我老公视频,我老公头发梳得特别的精神,新衣服都换好了,那种喜悦,就像一个长跑选手拿了冠军。
回家路上,看着车窗外,熟悉却又陌生的上海,此时,我内心就好似经历过生死,从“鬼门关”里走出来的那种心情。
12-25 爱莎收到了解除集中隔离的通知 居家隔离的4天加集中隔离的10天 一共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期结束
快到小区门口,我们下车,经过居委会,居委会的王阿姨,见到我们提着行李,连忙跑过来问我们:“你们没事了吧?”我说我没事了,然后她突然高兴地拍手鼓掌。
不知为何,那种喜悦,却让我压抑十多天的情绪突然找到了宣泄的窗口,眼泪掉了下来。
高兴之余,我内心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的店铺,明天一大早就打算过去收拾收拾,年前买的菜都烂掉了要扔掉,水电费物业费也应该去交了,比起这些,我
更担心的还是那迟迟没有着落的房租。
然而,命运总会在你大起大落时和你开个玩笑,再送你一份“礼物”,刚进家门,物业部门的负责人就给我发微信,给我发了三个文件材料,让我填报减免房租申请。
我问可以减免几个月的房租?物业方面回答:“最高两个月,只针对小微企业。”悬在我心里好久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儿子突然想吃火锅,我脑海中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咱们全家要不要出去吃?现在很多餐厅已经复工了,我们也去支持下小微企业。
截止12-25晚 爱莎的随申码依然显示红色(12-25早上查询 随申码已经变成绿色)
老公提醒我:“你先看下自己的随申码什么颜色吧。”我打开微信小程序,随申码还是红色,按照规定,不能出门。那么,我们点外卖吧。
12-25晚8点 爱莎一家三口在家中吃火锅
一手夹着滚烫的涮肉,一手和亲人朋友打电话报平安,坐在家里舒服的沙发上,我回忆着被集中隔离的这段时光,感慨万千。
一开始也会有怨恨,怨恨那些确诊的患者,你们怎么可以这么自私,那些空姐空少可怎么办,他们的工作居然有这么大的风险。当然,我也暗自为他们祈祷,希望确诊的病人最终都能平安回家,回到亲人的怀抱。
刚拿起体温计的那一刻,我是害怕的,只有我自己调整我自己的心态,那么我们就往好的一面去想,事情也许就会有转机。
酒足饭饱,我打开了窗户,想透透气。连日阴雨的上海,迎面一股料峭的寒风让人直哆嗦,但是我知道,这次它吹来的是春天的花香。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本文均使用化名)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