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民众应如何应对疫情带来的心理恐慌?
对此,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委员郑爱明指出,面对疫情,民众容易产生一定的情绪波动,这属于正常现象。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委员郑爱明表示:“在这个当前的情况下,有情绪上的波动是非常自然的现象,适度的紧张和焦虑是疫情引起的人的正常反应。焦虑最主要表现是紧张或担忧,老是觉得自己忐忑不安、心神不定,甚至有的人还出现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等(情况)。还有一种就是表现为抑郁,表现为悲观和绝望,不断地查阅手机、看电视,主动寻求有关肺炎方面的消息。”
郑爱明认为,出现以上现象,都是得了不同程度的“心病”。他建议,民众应通过政府、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了解疫情的防控知识和治疗建议等,更重要的是主动采取个人防护措施,提高自身免疫力。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委员郑爱明表示:“做好个人的防护,要做到三个字,一个是‘宅’,就是尽量的不出门。第二个就是‘戴’,戴口罩,尤其是出门以后。还有一个就是‘洗’,外出以后回家一定要洗手,这一点要做好。另外要保持正常的作息规律,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提升自己的免疫能力,这点很重要。”
疫情防控期间,民众在居家休息、隔离或办公时应如何合理安排生活,调适心理状态?郑爱明表示,民众要以平常心对待疫情,避免对疫情信息过度关注。居家时应丰富生活,摆脱负面情绪。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委员郑爱明表示:“还是要调整一个心态,保持一个平常心。在家里面的时候,我个人建议要多读书,听听音乐,找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充实自己,分散一些自己的注意力。另外就是通过微信、电话寻求我们亲朋好友的相互支持,最好说一些正能量的事。要适当的控制自己(看)手机和看电视,适当的隔离相关肺炎的这种网络信息。自己也要主动应对自己的一些负面情绪,学会自己跟自己去对话,查找一些自我放松的训练方法,比如说放松冥想、呼吸训练、音乐放松,要学会自我调理。”
虽然因防控疫情需要,各地假期不同程度延长,但也有地区已经陆续开始返程复工。结束假期准备开始工作的民众应该如何进行心理调试?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姜长青建议,应注意调整作息,帮助生活恢复正轨。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姜长青表示:“不要一天老关注这些疫情(信息),保持和以前一样的生活方式,比如说按时规律的起床,按时的作息,尽可能的话他的生活应该走向正常的轨道,自己对生活才有掌控感,这样是应对焦虑比较好的方法。如果单位员工有这方面问题的话,可以请一些心理专家做一些讲座,我觉得这样是更好的。”
(素材来源:中新社 记者:郎佳慧 程宇 编辑:王珏)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