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这次来到青海,仅仅3天,就考察了海西、海东、西宁等许多地方。
回顾一下这3天的行程,在察尔汗盐湖关注循环经济发展,到长江源村视察生态移民搬迁,去西宁看环境监测、光伏产业……
发现了吗?贯穿习近平这次考察的主线就是生态保护。
青海生态重要在哪儿?
在高原上连续地驱车奔波,习近平不辞辛苦,就是因为青海的生态保护太重要了!
12-25下午,习近平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看望藏族村民并与他们亲切交谈。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习近平说,“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青海生态地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就在这个评价里。
看看地图就明白了。中国最大的盐湖在青海,长江、黄河、澜沧江3条大河也都发源于青海。
这里既是生态资源的宝库,又是生态安全的屏障。
从自身说,青海的生态保护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大局说,青海的生态保护,尤其是对三江源“中华水塔”的保护又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的大事。
如果三江源这个“水塔”的“储水”“配水”能力退化,或者不能确保流出“一江清水”,下游生态就会加剧恶化。
生态保护是全国一盘棋。
习近平要求青海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不仅是要让青海的生态资源永续造福人民,更是要为下游的生态建设提供保障。
习近平常讲,生态环境保护“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就是这个意思。
12-25下午,习近平在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盐湖码头听取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和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情况介绍。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摄
考察期间,习近平对青海生态保护定目标、下任务,要求青海“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
强调要坚持保护优先,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使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主体功能全面得到加强。要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
从“护”到“建”再到“治”,习近平部署得非常细致。
一手抓落实一手定红线
习近平对生态保护一直非常重视。历次国内调研和历年全国两会,生态保护问题都是他关注的重点。而且,一定会抓落实、抓反馈。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求青海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这次青海考察,就是来看落实,并进一步提出要求。
同样是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在黑龙江代表团叮嘱要保护湿地,同时,他重点询问了大小兴安岭停伐转型情况。
两个月后,习近平便来到黑龙江调研。专机从北京直飞“祖国林都”伊春,主要就是考察林区转型。登上黑瞎子岛,习近平又实地察看保护与开放开发总体规划,要求保护生态,留一张“白纸”。
一手抓落实,另一手就是定红线。读读习近平历次重要讲话,对于生态保护问题,都讲得很重,并反复告诫。
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严肃强调,“要精心研究和论证,究竟哪些要列入生态红线,如何从制度上保障生态红线”,“列入后全党全国就要一体遵行,绝不能逾越”。
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更是对“大树进城”、“开山造地”、“人造景观”等现象提出批评,强调对搞“假生态”、不计成本追求任期内视觉效果变化的地方干部提出警诫。
永续发展的战略布局
习近平重视生态保护,既是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又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紧迫任务出发的。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因此习近平才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环境的问题,往上追都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同时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
习近平反复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将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上,实际上就是用绿色发展的理念培育新结构、形成新格局,推动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
在习近平对东北全面振兴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部署中,就明显带有这方面的布局。
这次青海考察,习近平关注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和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情况、关注光伏产业链发展,同样具有战略布局的信号意义。
习近平说,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
读懂这次青海考察背后的深意,这个“最”字也就不难理解了。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