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之后,当时上影大概有8家民营厂,最后通过公私合营,其实都集中在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国营体制当中了,就是那种创作力量,不管以前是这个厂的,那个厂的,最后都是聚集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所以上影厂的作品,五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分别出现过两个高峰。其中比如说50年代我们那个时候看到的像《聂耳》《林则徐》,包括谢晋导演的《女篮5号》,都是风靡全国的。
到了8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一大批受人欢迎的。比如说你今天到零陵路、斜土路那个路角,有两幢上影公寓,都是十几层楼的高楼,那这两幢高楼就是上映长两部片子挣回来的钱,一部是《喜盈门》,是一个农村戏,赵焕章导演的,那部片子非常卖钱的,所以赚回来的钱造了一幢房子。后来吴贻弓导演的《城南旧事》又大卖,又造了一幢房子。别的那些制片厂就羡慕的不得了。说我们都亏损,你们上海在赚钱。这两幢楼实际上就铭记了上影厂最辉煌的那一段历史岁月。现在我们面临着一个新的探索,我们一定要找到一个适合市场生存的一种生产机制。
在这个转型过程当中,其实过去上海很多优势的方面就不在了,但是上海依然有他完全存在的基于全国最好的地位。你比如说上海这个市场,现在上海市场一年的票房是全国票房的1/10,历来是中国的一个票仓。还有就是上海有完整的电影产业链,各国片种,我们有故事片,有SMG有电视剧,有美术片,有译制片,有技术厂,就是说电影工业应该有的配置上海都有。这也是其他任何城市没有的。所以我们不能光看到上海电影创作好像不如80年代,但是其实你换一个角度来看,上海依然有它的优势在,我觉得这个就是你今后上海电影再次辉煌的一个基础。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黄艳琳 编辑:爱华)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