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是我国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上海教育系统开展了以“宪法与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大中小学政治课程一体化建设教学交流活动,旨在进一步聚焦教学、立足讲台、切磋技艺,在课堂主阵地唱响“立德树人”主旋律。
在上海市闵行区明强小学陈骁炯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从“为什么要制定班规”的讨论开始,逐步引申至对宪法的学习。陈骁炯让学生围绕对宪法的认识各抒己见,从中引导他们关于权利与义务的认识,最后使孩子们牢记“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上海市久隆模范中学张世敏老师根据初中生年龄特点,从描述“校门口的马路”着手,引发学生探讨“非机动车能不能占用机动车道”等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历了哪几次修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了哪些发展”,这些都是高中生需要了解的知识。上海市建平中学教师刘宏福在课堂上通过设置讨论,引导学生们认识到:要把宪法的权威放在心里,只有在宪法的指引下,才能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在大学课堂上,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叶慧娟就“权利的来源”这一话题展开授课,使青年人认识到:“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宪法是对权利作为“经验性共识”的最高确认,宪法确认权利,保障美好生活,公民权利的保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来自全国的专家对上海探索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课堂实践表示肯定。北京外交学院法律系教授李红勃认为,法制教育不是法条而是精神,不是知识而是信念,法制教育必须理论与生活相结合。
“大中小学的课堂讲宪法应有不同的侧重,概括来讲,小学应该更多地讲故事,中学更多讲规范,大学更多讲法理。”教育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大文说。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教育家于漪指出,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的探索,就是要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为每个学生树立民族精神之根,铸就爱国主义之魂。“教育要润物无声,不同年龄段的教学方式是不同的,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而课堂需要情感的注入,情感的震动和激荡是教育的重要切入口。”
上海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要在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建设上交出一份令家长、学校、社会满意的答卷。其中,首先需要突破的就是政治类课程一体化建设,上海下一步将在高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在中小学做实学科德育。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