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在福建省建瓯市的郑魏村,有一处地方最为热闹。
当地各类民俗活动都在一个被称为“福善堂”的地方举行。天井内的舞龙、正殿中的游神、戏台上的歌舞……地处郑魏村中心位置的福善堂,是村子的“会客厅”。
平日里,福善堂的香火也从未间断。郑魏村的老人们走进福善堂烧香诵经祈福。她们身着蓝衣,头戴红花,悉心打扮,这是一种代代相传的仪式感。
福善堂是一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都被当地人认为是一座明代建筑,在福建众多的古建筑中,并没有太多特殊之处。
直到2017年前后,一群民间的古建筑爱好者发现了它的与众不同。福善堂整体的建筑形制比较古朴,正殿内的梭柱是从唐宋沿用至元代的形式,明清之后较为少见;柱础的形式、梁架的驼峰、饱满的雕饰、斗拱的特征等都表明,福善堂应该是不晚于明代早期的建筑物。
虽然福善堂在建筑形制上与明代建筑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一直没有直接的证据能证实考古爱好者的猜测。郑魏村的支部书记郑发旺也曾嘱咐木工师傅帮寻找梁架上面是否有前人遗留下的建筑信息,但由于经年累月的香火熏烤,梁架早已发黑,肉眼很难辨别出上面的内容。
直到12-24,一群古建筑爱好者把红外相机带到了福善堂。经过扫描,正梁上的字出现在了监视器里:“维至大元年戊申八月初九日乙未主缘府城”。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副教授刘妍当时就在现场。他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当辨认出“至大元年”这几个字时,现场的人都非常兴奋。
至大元年,也就是元朝的第三位皇帝元武宗即位的第一年,公元1308年。这是福善堂主殿被认定为元代建筑的最直接证明。而在此之前,中国东南地区已知的最早元代木构建筑,位于浙江武义,是公元1317年重建的延福寺,比福善堂主殿晚了整整九年。
如今,福善堂被确证为福建最早的元代木构建筑,对于它的升级保护就提上了日程。排在首位的,是保障建筑物本身的安全,而影响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焚香燃烛带来的明火。
从至大元年至今,福善堂的香火延续了七百多年。它能够保存至今,让世人有机会发现它的身世,与当地村民千百年来延绵不断的信仰息息相关。在堂内祈福的老人们小心地使用着这里的一切,也就守护了这座村庙的周全。
地处雨水丰沛的福建省,福善堂也曾面临着漏雨、腐烂等问题。2017年,福善堂就经历了一次抢救性修缮。郑书记介绍,当时的修缮理念是“修旧如旧”,保留尚可使用的部分,只替换已损毁部件。为了保留整体的风貌,他们还放弃了最初在墙体上新添壁画的打算,以免出现“不伦不类”的装饰风格。
正是那一次“克制”的修缮,保留了这座木构建筑的多处墨书题记,福善堂才等来了能读懂它的人。
刘妍表示,虽然福善堂的修缮能明显看出新旧材料的差别,但这恰恰遵循了对古建筑修缮的“可识别性”,就是要做一个“诚实”的建筑,没有通过修缮去假装所有的部件还是原来的那些东西。
但也并不是每一座古建筑都像福善堂这样幸运。刘妍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在闽北一带有很多明代的建筑,尤其是祖祠、祠堂这类的建筑,常被拆掉原有的建筑结构,重新翻建成新的大殿。“大概去年年底,两三个月的时间里,至少拆掉了三四座明代的建筑,是非常可惜的。”
目前,福善堂还只是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当地文保单位正计划按程序将其申报为更高级别的文保单位。
建瓯市文保中心主任饶姝文介绍,通过福善堂曝光出来的年代及其完整性,他们与专家学者多次沟通,日后应当可以升格为省级文保单位。“甚至将来确认为省级文保单位后,有专家说升格为国家级文保单位也是没问题的。”饶姝文说。
升级成为省级乃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将对村民们沿袭至今的习俗带来多大的改变?目前这还是一个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村民的日常活动不会受到影响。
刘妍认为:“建筑建造出来,就是为所有的民间活动提供场所的。”他将这些活动比作“肉”,将建筑比作“骨”,“肉”跟“骨”要长在一起,才是对建筑最好的保护。过去的七百多年间,正是因为常有人使用,福善堂的变化才能被及时洞悉,对它的修缮维护才能跟上。因此,合理使用就是对福善堂最好的保护。后续,当地文保单位和村支部计划将明火迁出福善堂,另辟一处集中燃香点,以供当地村民使用。
让文化遗产融入当代人的生活,使人们能够在与历史文化的对话中增长知识、增添智慧、丰富心灵。保持历史的活态,文化就有无尽的生命力,而“活化”保护的渠道拓展得越宽阔,文化遗产保护就越有效,人们的情感寄托、认同归属才能越强。
编辑: | 王琦 |
视频编辑: | 刘奕达 |
美术编辑: | 刘蕾 |
摄像: | 李维潇 |
责编: | 陈瑞霖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