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乱投放、电动自行车乱停、装修噪音扰民……这些乱象一直是市民投诉的热点,也是城市治理的老大难问题。但如何解决,光靠城管部门一家执法,效果往往甚微。目前,闵行城管在全市率先试点“组团联动”工作站服务模式,和各管理部门一起入驻基层,打通社区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把问题解决在源头。
闵行七宝镇的宝隆新村西区有100多户居民,电瓶车保有量在80辆左右,但之前小区只有20个充电位,电瓶车入户,飞线充电的情况时有发生,居民投诉不断。
虽然相关部门曾经进行过整治,但是,充电的需求并不会因此而减少,僧多粥少的局面如何解决呢?辖区内的“靠蒲”工作站奏效了,几个月前,入驻的城管队长牵头,把多个管理部门和小区居民代表拉到一起,通过调解协商的途径,共同想办法,最终在小区闲置的快递柜旁开辟出了一片区域,新增了20个充电位,解决了充电难题。
属地城管方面介绍:与其在事后进行执法,不如把工作做在前面,依托工作站,他们将人民建议、联勤联动、普法宣传等都纳入到基层工作中。
闵行区七宝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党支部副书记吴小龙告介绍:他们把居民朋友的诉求,从基层的角度解决,而不是说通过激发矛盾的方式解决问题,目前宝隆新村西村小区内的电瓶车投诉没有了,解决了。工作站这边也要把这个模式逐步地在整个片区里推广。
据悉,目前闵行区14个街镇内,已建立了59个城管工作站,城管进社区服务已覆盖了1198个社区,共有257名城管队员下沉到基层,进驻社区开展服务,将城管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治理一线。依靠城管工作站,闵行区城管执法局还设立了人民建议征集箱,张贴城管进社区工作城市码,引导市民建言献策,通过扫码反映投诉问题、提交人民建议、查询普法案例、评价社区工作,并有626名宣传员、意见征集员以及20名体制外的建议员充实到服务队伍,区局解决了一系列群众的“关键小事”,涌现出新虹“虹治汇”工作站、七宝“靠蒲”工作站等一批标杆站、模范站、示范站,城管工作站成为了赋能城市治理的重要平台。
针对小区内高发的违法搭建、改变物业性质等问题,由闵行城管编制的全市首部区级《城管进社区工作手册》也目前正式发布,将联动各个管理部门,破解各类社区治理难题,这一模式今年下半年也将推广至全市范围。
闵行区城管执法局局长余嬿告诉记者:涉及到安全隐患的,老百姓比较关心关注的重点类型,梳理了九大类,然后和房管局、绿容局等部门进行了一个管执联动,因为所有的执法事项的来源都是管理部门的,这个进小区比如说一些破坏绿化的、比如说破坏承重结构的,通过和前端的管理部门的一些联动,然后把这个问题从源头上做一些管控。
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上推陈出新、有所突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升治理效能。闵行区城管执法局以城管进社区工作为契机积极锻造治理能力,提升治理效能。区局对队员在社区开展的各项执法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归纳与整合,精心构建进社区业务主题模块,将原本分散的业务系统工作统一汇集至队员移动端的“城管进社区”模块中,涵盖了诉件、案件、管执联动以及专项任务等多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区局还深入梳理了社区案件领域及执法事项,积极开展社区类案件办理情况的深度分析,通过量化执法数据,梳理形成了“闵行区城管综合社区类执法事项清单”。规范的“案卷办理参考模板”,为社区执法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数智化”是一条重要途径。闵行区城管执法局深化数字赋能,启用了智慧闵城·社区云治理,大屏端涵盖人民建议、诉件分析、联勤联动、普法宣传、执法办案、综合评价六大板块,通过人员网格化、事件任务化、监管智能化、数据实时化,全景式呈现进社区工作,实现“一张图、看得清、管得好”。同时,城管队员也能在手机端收到办案预警、查看办案时限、跟踪案件进度,后台通过数据分析,形成所有进社区队员的办案情况和综合评价报告。
编辑: | 洪焕铨 |
责编: | 虞之青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