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子,正在逗弄手中的鹦鹉。鹦鹉聪明伶俐,女子忍俊不禁。前朝往事化为历史烟尘,微小的瞬间,却凝固成永恒。
女子头戴幞头,身着翻领胡服男装,发型装束与男子无异,袍服下的一双女式线鞋,却透露出女性身份。
中华数千年的王朝中,也许只有唐代女子真正实现了“穿衣自由”。高腰齐胸的襦裙,长裙曳地,锦巾轻柔透明,纹裙飘逸流动。“男友风”的穿搭,走起了酷飒帅气的路线。
“盛唐很多女子会穿着男装,这在当时是相当流行的。女子骑马、打猎也是一种社会风尚。”上海博物馆陶瓷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陈洁介绍,胡服常见的蹀躞七事,腰间系着的笔袋、小刀、针筒,也是男装上常见的配饰。“从陶俑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开放包容的多元社会以及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
开元天宝年间,唐朝国力空前强盛,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开历代风气之先。前朝的帷帽被取代,女子“靓妆露面,无复障蔽”。女性地位的提升在武则天称帝时期达到顶峰。我们能看到的女性面貌,呈现出一种安定从容的“松弛感”。
同一时期女子发髻、妆容、衣衫都有不同的变化。陈洁介绍说,“从当时的画像雕塑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女性形象有相对丰满的,也有纤细的身材,所以唐代有非常多元的审美,展现了一个非常自信开放的形象。”
大唐美学瑰丽万千,斑斓色彩也达到极致。唐三彩,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数种色釉并置交融,色块清浊对比,交融撞击,绽放夺目的光彩。
最典型的是绿色、黄色、白色,有些还会加入紫色、蓝色这样不同的色彩交融。陈洁介绍,唐朝在审美上是偏向绚烂色彩的,这应该也是受到了当时胡风和西亚的影响。
唐代侍女俑,采用模件化制作,不同的色彩组合产生了迥异的美学趣味。俑胎是绘画的载体,彩绘是点睛之笔。娥眉、朱唇,衣纹的起伏折叠,线条的运用塑造,赋予它新的灵魂。
历经岁月磨砺的陶俑丢失了面部的色彩,却依旧雕饰如生。她神情泰然,英姿勃发。温柔敦厚,自信从容的气韵,一如从前。
一回眸,已是千年。一个鲜衣怒马、烈焰繁花的时代向我们走来。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琳琳 编审:邢维)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