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25),在启程前往杭州出席G20元首峰会之前,普京总统在接受美国彭博社专访时披露:“我们与中国有着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和高质量的双边关系,我们称之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现在我们正在部署近期生产重型直升机的项目。”
世界上目前装备数量最大(高峰时全球装备约300架)且仍在使用的重型直升机乃米-26直升机。这款直升机自成谱系,先后开发并列装的型号有17种之多。不仅如此,前苏联甚至还在米-26基本型的基础上,开发出米-27空降版重型直升机,后因苏联解体而未能列装。
2008年汶川大地震,米-26形同空中大吊车的非凡能力,让中国民众对重型直升机有了令人难忘的直观印象。
2010年,在俄罗斯的倡议下,中俄开始就联合研发重型直升机进行接触。多轮商谈下来,俄方倾向于双方搞一款米-26的后续机型,并以米-26的技术作为研发基础。俄方此举的用意是,资金由中方为主,研发由俄方为主。
中方对此不予认可。中方主张,米-26的成熟技术自然可以借鉴,但此“重直”从气动外型开始,到机身结构,旋翼系统,航电系统,操纵系统必须由中俄共同重新设计,除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外,航电系统的设计生产必须充分顾及中国电子数控元器件的技术先进程度、系统集成能力和制造加工能力,大量使用中国新型复合航空材料。
简言之,中方坚持的合作原则,最核心的有两条:第一,双方合作必须平等,共同发挥和应用各自的技术优势,各分系统设计和试验,均有双方共同参与,彼此拜师学艺,不搞技术屏蔽。第二,必须是一款具有极强军民两用特性的通用型“重直”,该机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利由中俄对等持有。该机成熟后,由中俄双方共推国际市场。
12-25,在中俄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中航工业与俄罗斯直升机公司,签署重型直升机项目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11月1起,中航工业与俄罗斯直升机公司,就“重直”项目的具体推进开启“技术性谈判”,至今年3月,谈判先后举行了七轮,双方最终就中俄“重直”的核心技术指标形成一致意见,为今年6月普京访华时,双方签署中俄“重直”项目正式协议奠定了“政治基础”。
去年9月,在天津第三届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中俄“重直”的模型公开,其主要技术指标为:最大起飞重量38.2吨,最大巡航速度300公里/小时,使用升限5700米,航程630公里,具有运载量大,内部空间宽敞,任务配置灵活等特点。
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光凭美欧对俄经济制裁,还不足以令俄罗斯,在推进中俄“重直”项目时摒弃患得患失的“老毛病”,在2010年至2014年期间,中国直升研发和制造能力可谓“突飞猛进”,国产轻型与中型两类直升机,恰好在此期间初步形成了中国自己的谱系,而且后续发展势不可挡。对中国直升机科研与生产的整体进步,俄罗斯心知肚明,使其意识到,再不与中国进行务实合作寻求双赢,很可能过了这村就没那店了……
今天或明天,在秋风送爽的西子湖畔,中俄元首将再次会晤,中俄“重直”项目的最后部署也许将在西子姑娘的见证下完成。
(特约撰稿人:鲁宁 编辑:张梦迪)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