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讲到的一句话。一直以来,习近平都十分牵挂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群众的生活,多次强调要确保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2015年2月,习近平深入陕甘宁革命老区看望慰问群众,并特意提出要召集陕甘宁革命老区所属范围的市县领导人开一次会,共商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计。时隔一年半,正值长征胜利80周年,按照“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主题采访活动安排,“学习中国”小编走进沈家岭村,传承红色基因,倾听扶贫心声。
“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团一行来到兰州市七里河区沈家岭村。
沈家岭,自古就是军事要塞,素有“兰州锁钥”之称,解放战争时期,这里也是兰州战役主战场之一,战争遗迹还随处可见。如今,当年的战火已经远去,在这片红土地上,却正在进行另外一场大决战--消灭贫困!
沈家岭战役第一坑道原址。中国干部学习网张倩楠摄
脱贫路上的“私人订制”
采访团到村民王世发家中采访。
村民王世发家中一角。
王世发的个人精准扶贫计划。
走进村民王世发老人家的小院,最醒目的就是窗户上醒目的大红喜字,儿子婚事曾经是这个贫困家庭的老大难,但如今提起,老人家都笑得合不拢嘴。作为村子里的精准扶贫对象,王世发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贫,老人的妻子患有慢性病,左眼视力已经很差,家庭主要收入靠两个儿子外出打零工,2013年家庭总收入10977元,人均纯收入只有2744元。2015年精准扶贫《1+17个专项配套实施方案》实施,乡村干部和帮扶干部多次入户深入分析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因人制宜,因户施法,宣传低保、五保、粮食直补、计划生育优惠和农村合作医疗等各类优惠政策。在得知王世发家庭的困难情况之后,帮扶干部为他量身定制了《王世发个人精准扶贫计划》,帮助他家的长子王小虎找到一份工程队安装路灯的工作,次子王小军也当起了长途运输司机,两人月工资都在3000元以上。根据政策,王世发的老伴儿也申请到了临时救助。
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通过各级帮扶力量的关心和帮助,王世发一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仅基本掌握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勤劳致富的脱贫本领,而且收效极快,全家在2015年的人均纯收入就已经增长到了12244元,采访中村干部告诉我们,他们将力争在2年时间使王世发一家走上幸福小康之路。
“红色驿站”里小康有盼头
红色驿站。
“红色驿站”一角。
走在沈家岭村的红色教育基地主路上,有一家“红色驿站”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一家经营红色旅游纪念品的小商店。商店的女主人顾春芳告诉我们,过去这里就是一家小卖铺,后来由于她的丈夫在修葺房屋的时候不慎摔到了腰部,无法再从事重体力劳动,一家的生计、女儿的学费都成了问题。扶贫干部们根据实际情况,将他们家列为低保户,依托沈家岭村的红色文化资源,根据顾春芳家的住宅位置优势,为她家量身打造了这个“红色驿站”。顾春芳说,“红色驿站”是政府出资办起来的,她的身份也不再是过去的小卖铺老板娘,而是“红色驿站”里的管理员兼售货员,这样一来,经营初期的风险都由政府来承担,令她不再有后顾之忧。今年顾春芳的女儿已经18岁了,已经考取了城里的理工职业学校,讲到这里顾春芳的脸上洋溢着充满希望的笑容,她说,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这就有了盼头。
沈家岭村位于兰州市区南部,目前共有10个村民小组,409户,1980人。全村所有村组已实现道路硬化,已建成4个文化广场。沈家岭村驻村干部介绍,沈家岭村将继续依托红色旅游这一资源优势,结合政府扶贫政策,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