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凡大学期间就读的是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今年夏天他已经从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一开始,莫凡把求职目标瞄准了距离杭州最近的一线城市——上海。不过,在上海一家世界500强的计算机硬件生产企业实习了三个月之后,莫凡还是决定回到杭州工作。
上海这家公司开出的条件并非不优厚。入职月薪2万元,解决上海户口,这意味着一旦入职,莫凡将来就可以享有在上海买房、子女入学等一系列的便利。但莫凡最终选择了杭州一家有着10年历史的创业公司,在北京奥运会、世界互联网大会、G20峰会等诸多重要会议上都承担了网络安全保障任务,这让莫凡看到了网络安全这个行业的发展潜力。
越来越多像莫凡这样的毕业生选择来到杭州。今年1月底,猎聘网发布的一组全国人才流动大数据显示,去年杭州人才净流入量在全国排名第一;智联招聘对毕业生流向的统计也显示,杭州为代表的二线城市的吸引力已经超过了“北上广深”。
背靠互联网
海外留学归来后,黄晶在家乡北京找了一份待遇优渥的工作。三年之后,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她决定跳槽。这一次,黄晶的选择是离开北京,南下开始新的生活。黄晶是北京人,离开北京意味着离开家人、朋友和多年的交际圈,放弃已经拥有的一切。
“以前双十一淘宝狂欢,我就想去杭州双十一的现场买东西。”黄晶就以这种半开玩笑的理由,在2015年底来到了杭州的阿里巴巴。更多像黄晶一样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人才选择到杭州发展,也正是因为杭州出现了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
在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史晋川看来,杭州的人才引进背后,无不是经济发展转型的需求动力使然。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产业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大规模拓展和运用,“互联网+”新经济在杭州兴起,带来了现代服务业、金融和物流的发展。
12-25《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发布,该报告对2016年中国两岸四地近300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在综合竞争力方面,深圳、香港、上海位列前三,而随着武汉、成都等城市的崛起,杭州的排名正在后移。
不过在史晋川看来,杭州依托“互联网+”的新型产业,优势产业的竞争力并没有下降。去年,杭州的信息经济增加值达到2688亿元,占全市GDP的24.3%。
招人瓶颈
正是杭州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和活跃的创业氛围,吸引了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刘博。刘博是马里兰大学博士,此前在美国学校工作了十年。离开学校后,刘博又在硅谷的Facebook工作了两年,随后去了另一家创业型的互联网企业。一次与安恒信息创始人范渊的相遇,促使了他做出回国的决定。
“我看好国内面向企业提供服务的市场,因为这在国内相对比较空白。”不过刘博坦言,回国前国内叫得上名字的互联网界大企业基本上都找过他,但是他希望把自己的所学做成产品分享给更多客户,因此他最终选择了杭州的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回国后,刘博被评定为“浙江省千人计划”专家,住房、子女入学、资金补助等一系列人才配套服务同步跟进。“我还参加了我们海外归国人员的联谊会,感觉很周到的。”这也使刘博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创业项目中。拥有员工千余人的安恒信息公司,也给了他足够的自由度,短短半年时间,刘博已经组建了4条产品线,针对企业的大数据分析产品也已经顺利推出。
不过即使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大企业,想要招徕更多像刘博这样的高端人才,也面临着诸多困难。
“我们的困境就是怎么吸引人才,怎么保有人才,世界500强公司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阿里巴巴人力资源部资深总监陈蓉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阿里巴巴不是一个高福利的企业,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乃至国外的企业争夺人才,首先面临的就是人才可能倾向于一线城市发达的服务业,比拼的是杭州与一线城市甚至国外城市的竞争力。
阿里巴巴的应对策略除了提供有竞争力的工资待遇、可预期的晋升途径,还注重“打情感牌”,如提供无息购房贷款、惠及员工家人的福利待遇等。
为此,杭州的目前的人才政策也主要向高端人才倾斜。杭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健给看看新闻Knews记者算了一笔账,杭州有39所高校,今年本科毕业49.5万人,加上外地流入杭州的本科生数量,足够杭州的企业吸纳。“杭州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流入量在全国领先,硕士毕业生也居于前列,但博士的流入量却并不理想,所以我们特别针对这种情况出台了相应的政策。”陈健解释道。
政策加码
入职不久后,莫凡便申领到了2万元的补贴。为了上班方便,莫凡在杭州房价最高的滨江区与他人合租了一套房子,每月租金2000元出头。这次申领的补贴基本解决了他毕业后十个月的房租。
自去年12-25杭州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新政的若干意见》之后,今年12-25,杭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正式公布《杭州市新引进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发放实施办法》。该办法规定,自今年12-25起,毕业时间在12-25之后,毕业后一年内在杭州的用人单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的应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和归国留学人员,可获得一次性生活补贴,硕士研究生每人2万元,博士研究生每人3万元。
杭州市公安局随后也公布了杭州的人才落户新政。该政策规定,自12-25起,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45周岁以下)以及普通高校紧缺专业大专(35周岁以下)人员申请进杭落户的,只需要“在杭居住1年及以上并连续缴纳1年及以上的社会保险(不含补缴)的条件”。
放宽了往届毕业生落户条件,应届毕业生、硕士生及以上学历人才引进落户政策不变,只要在杭州落实工作并按时缴纳社保即可落户,硕士及以上学历还可以享受先就业后落户的政策。
经济发展路径决定了人才需求的方向。杭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健介绍,人才政策一直伴随着杭州经济发展始终,只不过在2013年之前,杭州没有全市统一的人才引进政策。2013年之后,杭州市委市政府开始审视和回顾各部门的人才引进政策,2015年出台了“人才新政27条”,把原来分散的政策做了梳理和综合,对人才服务方面的需求做了全面的整合。
配合“人才新政27条”,杭州同步制定15个配套制度和45个操作细则,如留学人员带高新技术成果和项目到杭州创业的,最高可获500万元的创业项目资助,特别突出的项目最高给予1亿元资助。与此同时,杭州实施全球引才“521”计划、“115”引进国(境)外智力计划、“钱江特聘专家”计划等。
事实上,不管是一线城市还是后起的二三线城市,人才引进政策都一以贯之,杭州概莫能外。在陈健看来,其实各地的人才政策,犹如“跳山羊”游戏一样,相互借鉴学习,而又不停超越对方。
2016年,杭州又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新政的若干意见》,试图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市场导向的人才激励机制。
而这些政策的实施,并非政府大包大揽。“我们注重发挥市化的导向作用,注重发挥市场主体、企事业单位的主体作用,注重培育一些其它的中介组织,包括一些人才协会、中介组织。”陈健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杭州拥有国家级的国际人力资源产业园,着力培育市场的服务主体。在政策的支持下,一批人力资源企业或将落户杭州。
江池正是在帮助两个海外归国朋友在杭州创业工作时,萌生了创办为高端人才服务的人力资源公司的想法。目前他的杭州海硅人力资源公司已经运行了4个年头,在宁波也成立了分公司,为浙江引进院士专家团队1个,国家“千人计划”专家8名,浙江省“千人计划”12人,引进创业团队近80个。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的民营资本活跃。陈健统计下来发现,平均每天就有9场创业活动在杭州举行,这也为创业人才发挥了吸引和聚集作用。
去年底全球最大的职场社交平台领英网曾发布过一份《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趋势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回顾最近5年时间,杭州是对海归人才吸引力上升最快的城市之一。
目前,杭州分类认定的人才有2034名,给予各类资助超过4亿元,引进海外留学人才2.5万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41名,浙江省 “千人计划”专家506名,自主申报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21名,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形成了以阿里系、浙商系、高校系、海归系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新四军”。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张正磊 唐铁瑜 实习编辑:朱佳伟)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