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口罩戴起来,保护好自己!”
“欢迎乘坐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请站稳扶好,请全程佩戴口罩。”
眼下,无论是火车站、地铁站、机场、还是公园,在武汉各个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的提示声不绝于耳。不少市民告诉看看新闻记者,以前只有在出现雾霾的时候才会佩戴口罩,如今,口罩已经成为了生活必需品,每天都会戴着出门。包里也会放几个,以备不时之需。戴口罩已经成为人们的出行标配。
然而,就在疫情暴发初期,口罩供应一度吃紧。据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病区护士长胡兰回忆,当时她主动请缨到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工作,每天需要工作6到8小时。尽管有要求说,口罩每4到6个小时就要更换一次,但胡兰和同事们都舍不得换,就把它挂在紫外线房间里消毒,消完毒后接着用。
胡兰还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疫情暴发初期,部分新冠肺炎患者的情绪不太稳定,对戴口罩产生了抵触情绪。她和同事们一边安抚病人,一边耐心讲解佩戴口罩的重要性。而在这个过程中,胡兰自己也对戴口罩有了新的认识。她说:“以前我们也戴口罩,但是总有脱下来的时候。现在下班后也戴着,除了吃饭喝水,口罩基本上就长在脸上了。一开始总觉得是不是有点缺氧,现在觉得口罩是我们的第二皮肤了,已经很习惯了。”
为应对疫情暴发初期口罩供应短缺问题,一些企业紧急转产,驰援抗疫。湖北卓尔天龙医疗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原本专门从事纺织生产。2020年年初,企业从全球采购医疗物资,服务疫情。可就在2月份之后,全球疫情暴发,采购难度加大,公司决定紧急转产口罩等医疗物资,仅用42天便建成了新的生产线,公司员工也是迅速培训上岗。
作为最早回到公司复工的员工之一,张沙告诉看看新闻记者,一开始他对疫情也有恐惧心理,但他想到自己的工作能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每多生产一片口罩,就有望多救一个人,想到这一点,他也就不那么害怕了。
疫情期间,卓尔天龙的10条口罩生产线开足马力,昼夜不停,日产能达到100万只。如今,随着国内疫情趋稳,企业又源源不断接到来自法国、西班牙、美国、俄罗斯等国的订单,目前已出口口罩2亿多只。
回首2020,口罩成为了中国人身边不可或缺的“守护者”。戴口罩的习惯已经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同时也被写进了地方法规里。12-25,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从12-25起施行。条例第十八条明确,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进入公共场所应当按照要求佩戴口罩,并保持社交距离。上海也由此成为全球首个将戴口罩写入地方立法的城市。
和中国相比,在欧美推广戴口罩的做法,一度遭遇极大阻力。一方面是因为存货不够,必须把为数不多的口罩优先留给医护人员使用;另一方面是因为包括医学专家在内的许多欧洲人都坚信,戴口罩没有用。
柏林旅游和热带医学中心主任托马斯·耶利内克告诉看看新闻记者,戴口罩会让人想起欧洲中世纪瘟疫横行的年代,而且疫情暴发初期并没有许多数据证明,在公共场合戴口罩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所以人们对戴口罩的效果有所怀疑。
在巴黎街头采访时,不少市民也表示,自己在疫情暴发初期完全不戴口罩,而是从3月份开始,各项限制措施逐步上马后,才有了戴口罩的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欧洲人对戴口罩的看法确实是从2020年3月起迎来了关键拐点。3月中旬,捷克政府要求民众出入公共场合必须遮住口鼻;3月底,奥地利政府宣布,民众必须戴上口罩才可以进超市购物;原本一直强调戴口罩没用的德国知名病毒学家德罗斯滕,也从3月份开始慢慢改变立场,表示戴口罩可以保护他人。
如今的欧洲,提醒人们戴口罩的标识已随处可见,路上戴口罩的人数也明显增加。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有78%的法国人表示会在公共场合戴口罩,65%的德国人支持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与此同时,欧洲各国也建立起自己的口罩生产线,力争做到自给自足。
尽管如此,许多人打心底里还是希望能早日摘下口罩。一个名叫弗雷德里克·德希的法国药店店主便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说到底,戴口罩并不是法国人习惯的生活方式之一。他们还是想回到过去的生活方式:互相亲吻、拥抱、不戴口罩地交谈。
但愿他的美好愿望,能尽早实现。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毛睿 马越 陈彬 张经义 编辑:金晓雯 陈頲杰 小真)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