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第四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颁奖典礼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举行。来自斯里兰卡的艺术评论家Jyoti Dhar凭借稿件《Chandragupta Thenuwara: GLITCH +》斩获大奖,获得80000元人民币及一次上海或伦敦的短期驻留。来自中国的刘加强凭《展览的幽灵——关于出版物》和Sean Ashton《Natural Selection》分获二等奖,奖金30000元人民币。
“对我而言,写作是一种回到基本的需要,它如同日常。”获奖者刘加强说:“现在,我们已进入到数码资本主义时代,我们作为一个个体,写作甚至成为了一种自身的权利。这次获奖,不仅对我个人,也对普遍的、独特的那些业余爱好者们的鼓励。”
刘加强
本届国际艺术评论奖采用了新赛规和新的奖金制度,投稿要求从未对外发布的全新评论文章,获奖者增至4位,奖金也大幅提升。今年共收到中、英文稿件205篇。中文稿件127篇,投稿数量较去年明显增长。由5位不同背景的顶尖专家担任评审,包括迪拜艺术博览会总监安东尼娅•卡弗(Antonia Carver)、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艺术总监蒂姆•马娄(Tim Marlow)、印度Raqs媒体小组(Raqs Media Collective)成员Monica Narula、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亚洲艺术史论与批评教授沈揆一。最终,包括获奖文章在内的18篇入围文章经过层层筛选从205篇稿件中突围而出。入围稿件将会以原文和译文双语形式集结成书,于2018年春出版。
上海民生美术馆馆长甘智漪
“在中文投稿者中,拥有较高学历的学生比例最大,达到28%;而在英文投稿者中,学生仅占4%,媒体人及自由撰稿人数位居第一,所占比例则高达40%。” 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成员、上海民生美术馆馆长甘智漪介绍:“而在投稿地区方面,中文投稿者除了中国本地,还有来自美国、英国等6个国家的华语写作者;英文投稿者中,来自中国的英文写作者也有6位。这充分显示了奖项不仅鼓励了中、英文艺术写作者,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之间的交流。”
本届国际艺术评论奖采用了新赛规和新的奖金制度,投稿稿件为从未对外发布的全新评论文章。评审流程则依然延续惯例。在首轮评选中,所有稿件按投稿语言分别由中文或英文专家评委进行初选。在第二轮评选及终选中,全体评委会成员共同选出了包括3篇获奖文章在内的18篇入围稿件,并一致认为第四个获奖名额应该用以提升评论写作的重要性,尤其是鼓励来自更多方的评论发声。最终入围的18篇稿件表述方式各有千秋,从论述型到评论或分析型,或介于两者之间。所有获奖的中英文文章,均是对截12-25 - 12-25内艺术展览的评论。IAAC评委主席亨利•梅里克•休斯在颁奖典礼上表示:“艺术批评是一个反观的过程。艺术评论是从每天的喧闹中停下来,保持批判,与日常的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健慧 编辑:余寒静)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