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下午,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整体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正式投入生产运行。根据测算,未来10年,该工程将产生近40亿元的经济效益,为“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深入推进提供强劲的航运支撑。
长江口是长江的入海通道和咽喉,上起徐六泾,下迄入海口。长江干流经三级分汊,形成了四个入海口,其中的第三级分汊形成了一北一南两个航槽。目前北槽已经建成为12.5米深水航道,并上延至南京,是长江口的主航道。“但12.5米深水航道日趋饱和,根据测算2025 年、2030 年长江口货运量将分别达到 17亿吨和 20 亿吨。届时,12.5米深水航道(北槽航道)船舶流量和通航密度将进一步加大,船舶平均等待时间将进一步增加,尤其在 2030 年左右将会急剧增加,航道在满足通航需求方面将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应。”长江口航道管理局负责人表示,江海联运、江海直达船型也呈现进一步大型化发展的趋势,这些都对长江口航道在江海直达、江海联运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为此,交通运输部按照交通强国建设总体部署,加快构建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补齐水运基础设施短板,决定实施长江口南槽航道一期工程。长江口南槽航道一期工程总投资17.52亿元,该工程的建成,标志着长江口在现有12.5米深水主航道的基础上,再添一条长86公里、水深6米、宽度600米至1000米的优质辅助航道,可满足5000吨级船舶满载乘潮双向通航,1万吨至2万吨级船舶减载乘潮通航及大型船舶空载下行乘潮通航。至此,长江口航道形成了“北主南辅、相得益彰”的良好态势,向“一主两辅一支”的总体蓝图再进一步。根据航道治理对船舶大型化、实载率提升、候潮时间减少、空载超宽船舶分流等四个方面进行测算,未来10年,该工程可产生近40亿元的经济效益,将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带来丰厚红利。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及施工单位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等重重困难,确保了工程提前交工运行。据悉,该工程有三段施工避让期,一是按环评批复,整治建筑物工程高滩段施工应避开11月至次年3月鸟类集中迁徙越冬期;二是疏浚工程应避开4月至7月中华鲟和主要经济水生生物的产卵、育肥和洄游高峰期;三是按照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相关规定,长江河道禁采砂期为6至9月,整治建筑物工程袋装砂结构型式取砂受限。因此,工程有效施工作业时间短。此外,台风、大雾、寒潮等恶劣天气也给施工带来不利影响。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及参建单位众志成城,对标“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目标,建立并有效运行安全双重预防预控体系、全过程安全质量跟踪控制体系、环境管控体系,通过开展质量创优、施工标准化建设、技术创新和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等工作,实施动态管理,保证了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尤其是新冠疫情暴发后,12-25正月初二,长江口航道局党委坚决贯彻交通运输部疫情防控电视电话会议要求,紧急召开防疫工作会议,落实国务院、交通运输部以及长航局等各级指示精神,同时要求局领导和有关党员领导干部终止休假,迅速成立了4个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在深入分析疫情和水上施工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长江口航道工程建设和航道维护坚持稳步有序、属地管理与垂直管理相结合、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和终止(延长)分期分批换班的原则。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刻仍然以高标准自我要求,以身作则,实现“长江口的速度”,保障“长江口的平安”,最终确保了工程按期完工。
在实施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时,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始终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和总书记共抓长江大保护的要求。工程施工水域是长江流域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且临近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试验区、长江口中华鲟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多个生态敏感区域。“通过实施该工程将稳定长江口南槽入口段河势,消除长江口上游来沙量减少、水流动力条件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保护长江口航道资源,有利于九段沙湿地生态保护区稳定和完整。”长江口航道管理局负责人表示。
该工程还投入5千多万元的生态保护专项资金,采取了一系列生态补偿、生态修复措施,实现了工程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部分堤段积极进行生态化结构设计研究探索,以改善环境,营造新的生境;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强度,避开鱼类的旺汛期、产卵期和洄游高峰期;合理选择施工工艺,控制灯光、噪声强度,避免干扰和影响鱼类、鸟类;实行垃圾分类全回收和码头扬尘监测,坚决杜绝施工污染当地水域的现象发生。在工程建设期间,组织施工单位开展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应用,取得一系列“四新技术”创新成果,并将航道疏浚弃土“变废为宝”, 不仅有效缓解了施工资源紧张局面,保证了工程的持续有效推进,而且为工程本身提供了绿色环保的筑堤材料,为航道绿色施工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陈俊杰 实习编辑:兰欣翰)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