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
看看新闻Knews
最新推出纪录片《中国印记》
讲述四个美国人的中国故事
中美关系行至十字路口
他们依然没有停下探寻中国的脚步
今天来认识这一位:彼得·克洛斯比。
“没窗的房间270元一晚,有窗的要400元。”
美国人彼得·克洛斯比,站在胡同尽头的小旅馆门口,有点纠结。初夏的北京已经有些闷热,胡同口的小龙虾排档飘来油香。
这是他在北京的第一个晚上。带着全套运动装备和五万美元积蓄,彼得打算在北京待上半年。旅店局促,藏不住他的勃勃雄心。
1994年,彼得和朋友两人从北京出发,骑行三千公里,穿过湖北、湖南、四川、广东多地,到达香港。因为行程多在中国腹地,他们把这条路线叫做“龙的肚子”。六个月的骑行里,彼得近距离地观察中国的农村和城市,拜访少林寺、留宿农民家、甚至参加红白事。
在一个雨夜,素昧平生的湖北农民老刘,把迷路的彼得请进屋。彼得吃的饭菜,是老刘去邻居家借来的猪肉现炒的;彼得睡的床,是老刘家的孩子和父母挤作一团省出来的。
同老刘一家的萍水相逢,将那个湿冷的夜晚变作最温暖的回忆。
有过这样经历的彼得,说出“其实普通中国人和美国人差不多,非常友好”,毫无矫饰,令人信服。
来中国之前,彼得和绝大部分美国人一样,对中国无非两大印象:一是穷。“我从小被灌输的概念就是不能浪费食物。大家总会说,你们有饭吃,中国正有人挨饿!” 第二便是意识形态上的差距,“苏联、中国、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都被认为是我们的敌人。”
但“龙肚子”上的骑行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看法。
我们的摄像机捕捉到这样一段对话,彼得和纽约的老伙伴聊天:“给你看我当年的视频”...“我今年还要再去,骑3000公里,等于从纽约到迈阿密呢”...“我64了,看不出吧”...彼得讲得头头是道,围观老美看得津津有味,末了脱口而出“我还没去过中国,我也想去!”。
这样有点得意有点傲娇有点嘚瑟的故事,彼得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不知道讲过多少遍。我们常常在对外传播中谈及要讲好中国故事,彼得简直就是“最佳外援”。
2017年,彼得回到中国。
从北京到上海,从宜昌到巴东,他通过社交网络,终于找到了这位一面之缘的“老朋友”。记忆中的山路,变成了柏油路;逼仄的街市,变成了商场;老刘的五口之家,开枝散叶,坐了满满一桌。
也是这次同老刘的重逢,让彼得有了更大胆的想法:要重走当年三千公里的骑行路。
策划路线,锻炼身体,筹措资金,这个夏天他一直在北京做准备。彼得指着泛白的头发说“再不骑就晚了”,
然而,事情的进展似乎慢于预期。秋风吹黄了北京城,彼得的计划还飘在空中。
最近一次见到彼得,他刚结束外地的体能训练。像胸前的go pro那样,64岁的他始终保持着精神朗朗的“开机”状态:“我还是很有信心,项目应该会成功的,我希望能让美国人知道一些贸易战以外的中国。”
70年代,中美尚未破冰,民间交流已然在乒乓球桌上火热。今日,贸易摩擦频发、双边局势多变,依然有这样在寒风中骑车的身影,并不停止对于中国的探索与接近。
我们的拍摄结束了,彼得的故事还在继续。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