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承载着城市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是一座城市最重要的软实力,也是一种更深层次、更具识别度的竞争力。
对于上海而言,要在全球卓越城市的坐标系上定位,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也必然需要一张成色十足的文化金名片。
上海为什么要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上海文化金名片未来打磨、擦亮又该由何入手?答案或许就在分布在上海各处的红色遗存。
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去年刚刚完成了一次为期四个月的陈列改造提升工程。这次整修的一大亮点,就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陈展升级换代。
色彩饱满的LED顶幕折屏,回顾着建党初期的历史,借助裸眼3D成像技术,观众还可以透过光影,在纪念馆的整体和剖面模型中完成一次"微旅行"。
红色文化,是上海城市文化的鲜明特色,是上海城市精神的灵魂所系。为深入推进发掘红色资源,上海近日启动了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一批革命遗址得以修缮,一批红色基地得以改造。
不过在实地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上海红色文化产业在形式上,多以纪念馆的静态陈列、红色景区的观光旅游为主,缺乏参与性和互动性,因而吸引力有限。
可喜的是,上海的文创人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就在上周举行的中国品牌博览会上,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推出了系列红色文创产品。这些产品将馆藏文物与红色文化品牌相结合,从以石库门为元素的U盘、到镇馆之宝《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仿制本,都展现出红色文化,走进日常生活的勃勃生机。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留下了重要的红色基因。同时,上海也是知名的“文化大码头”,各路文化在此汇聚交融,形成独树一帜的海派文化。上海也是鱼米之乡,江南文化的根脉在此延续。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构成上海文化的三条主线。如何挖掘这些资源,传承并激活这些资源?
在上海市作协副主席孙甘露看来,“文化,有时候就是那些你甚至忘记了具体的说法,还在影响你的那些东西”。它是无处不在的,它是和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常生活都密不可分的,所以“你也难把它割裂开来”。
必须联系起来观察、探索。“今天我们提出上海既要做文化的码头,同时也要做文化的源头”,非常及时必要。
首先,唯有发挥“码头”的深度,吸引和集聚各路名家、名企、名人、名作、名展和名演前来上海“停靠”,“源头”建设才能水到渠成。
早在1866年,京剧就已经传入上海。到了光绪年间,上海已成为京剧在中国的第二基地。上海不单为京剧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也影响着京剧的艺术面貌。
梅兰芳就曾回忆:1913年,19岁的梅兰芳经头牌老生王凤卿的推荐唱压台戏。他认为“抱肚子傻唱”的青衣老戏压不住上海的舞台,因此现学了一出刀马旦戏《穆柯寨》,后来又把头二本《虹霓关》连着唱,一人分饰两角。这两次即兴突破,都是为了迎合上海观众的欣赏心理而做出的改变,并由此造成了京剧艺术的重大变革。
其实,围绕文化"码头"建设,上海已经提出建设亚洲演艺之都,力争实现"全年演出场次达四万场"的目标。
当然,除了兼容并蓄,文化的原创力更被视作重中之重。
上海应该如何成为文化源头?这个问题被追问多年。孙甘露认为,文化的发展,艺术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当我们要大量的引进优秀的艺术人才的同时,要把更多的目光投向本地的原创工作者。
比如,上海作家金宇澄,“那部非常著名的小说《繁花》,就是在他60岁的时候,才写作出版的”。现在听起来好像这个时间很漫长,但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对每一个作家都是以这种态度来扶持、支持的话,“在未来,或许每年都会出现《繁花》这样的作品”。
因此,打造“上海文化”品牌要凸显制度创新。上海也正在设计针对文化艺术人才的荣典制度,旨在构建一套全社会评价、充分尊重人才的制度。
文化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是上海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并获得国际认同的标签符号和载体平台。
以上海书展上的“国际文学周”为例。8年间,上海作协邀请到了四、五位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来上海同读者见面,和中国的作家交流。去年来到上海的,是被誉为“20位最佳英国青年小说家”之一的大卫·米切尔。他就把在上海书展期间的感受,写入了小说之中。而这部小说的中文版,也被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再比如,《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的小说编辑、诗歌编辑,他们来参加文学周活动后,也对上海书展以及上海的公共文化活动有很新的认识,回去以后连续多年在《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上为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做推广。而“这就是上海的文化以及上海的城市形象,通过一个非常小的切口走向世界”。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李丹 秦扬轲 冷炜 毕俊杰 编辑:朱永斌)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