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做错了什么,却被莫名“开盒”,紧接着各种骚扰信息席卷而来,这样的事离我们普通人已不再遥远。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有违法分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各种“开盒”广告。声称只要你愿意付钱,就能查到想要的各种信息。并且,“开盒”已经形成了一条完备的产业链。
“开盒”一词最初来源于贴吧,意思等同于“人肉搜索”。每个人的网上帐号就像一个个盲盒,打开盒子获取某个人的个人信息就是所谓的“开盒”。进入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越来越高地数据化,这为违法者窃取个人隐私打开了方便之门。
受害者被公布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真实姓名、家庭住址、电话、照片、身份证号码、银行流水、上网记录等。“人肉开盒”早期主要涉及知名艺人。一些年龄较小的粉丝看到自己喜欢的艺人,被人说了“坏话”,就会跟风去人肉、网暴这些人。再到后来,这种“开盒”的饭圈行为逐步蔓延到视频UP博主等网红群体。在一些事件中,发表非主流评论观点的普通网友,甚至也会被”开盒”,“开盒者”截图投稿,对其横加批判,评论区则跟帖附和,夹杂着大量辱骂言论。
违法分子是如何获取这些敏感信息的呢?业内人士表示,隐私泄露风险无处不在,比如订机票、订酒店、境外游办理签证就需要大量个人信息,这些数据在各大旅游平台均有留存。此外,大到买房买车,小到注册网络帐号、收发快递,都需要提供个人信息。一个环节把关不严,就可能导致信息泄漏。
近年来,国家发布了多项法律法规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打击各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活动。包括2017年6月实施的《网络安全法》、2021年9月实施的《数据安全法》、2021年11月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民法典》中对个人信息保护也有详细的规定。此外,国家网信办近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的“清朗”行动,也对“开盒”等违法行为重拳打击。虽然有法可依,也有不少违法分子被处罚,但记者梳理了2022年-2023年间的100份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判决书,发现惩罚程度整体较轻。比如,对多位B站up主“开盒”的犯罪团伙有40多人,为首的两名未成年人,分别被处以10日行政拘留和批评教育。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通过黑客手段获取个人信息,有些公职人员知法犯法。去年7月,成都市纪委监委通报了大邑县公安局䢺江派出所一级警员何某非法获取并出售公民个人信息问题。去年6月,何某受到开除公职处分。何某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秘书长陆雷表示,我们在法律法规上已经扎起了数据保护和信息安全保护的篱笆,接下来,要把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对于那些通过收集数据恶意贩卖获取利益的企业,要毫不留情打击掉。对于一些“内鬼”用职务之便而行违法之实,必须重拳打击。在企业端、平台端,要根据制度和法规,建立起内部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的保障体系、服务体系、监管体系和控制体系,相关法规明确要求,涉及数据处理的企业都必须设立数据安全负责人,但是目前来看,很多企业还没有做到。
有被“开盒”的B站UP博主向记者坦言,维权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很多“开盒”信息都发布在国外的网站或社交软件,并且是匿名发布,执法人员调查和取证都比较困难。如果违法分子不在国内,也不容易将其抓捕归案。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微博平台发布涉及泄露隐私的相关社区公告有40多篇,其中多起“人肉开盒”事件,微博站内所传的图片、信息都原发于某境外社交通信平台。维权者付出大量事件和精力,却无法抓获违法分子,或者违法分子被处罚得很轻,这就造成了施害者和维权者的不对等。另外,有受害者表示,自己选择维权后,收到了各式各样的威胁信息,为了自己和家人安全,最终只能选择息事宁人。
陆雷表示,对于个人信息团伙作案,国家在更高层面上,网信系统等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加执法检查和处罚力度,对违法分子形成长期的威慑力。陆雷同时提醒,除了扎紧法律法规的篱笆,大家平时也要提高个人数据安全的意识。比如说微信名不要用真名,微信头像不要上传真实照片,注意保护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朋友圈的照片不要和个人信息形成某种关联等,不要无意间将自己的信息泄露出去。大数据时代,只有堵住个人数据泄露的源头,才能真正做到信息安全。
(看看新闻Knews编辑:李荣康 翟静 游玮)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