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25,《上海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上海成为全国第一个垃圾分类法治化的城市。一年来,上海是如何通过法治手段来推进这项工作的呢?
在今天的市政府垃圾分类发布会上,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严永康介绍:在执法中通过聚焦“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四个环节,本市垃圾分类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近一年来,全市共出动城管执法人员32.8万余人次,开展执法检查15.2万余次,共检查投放环节居住小区、大型商场、小店小铺、高等院校、医疗机构、旅游景点、交通枢纽等各类单位29.9万余家次,检查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环节单位2969家次;共检查大型中转和末端处置企业306家次。检查个人97097人次。共教育劝阻相对人59856起,责令当事人整改38739起,其中责令单位整改29425起,责令个人整改9314起。
市城管执法局介绍:下阶段,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将不断提高垃圾分类执法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首先,聚焦突出问题,将提高全覆盖检查的针对性。在分类投放环节,对1.3万余个住宅小区实施全覆盖检查,同时紧盯问题高发的老旧小区、重点攻克小区居民在定时、延时、误时投放点周边随意乱扔垃圾、高等院校容器标识不清、集贸市场混合驳运、医疗卫生机构混合投放、交通枢纽容器规范设置等突出问题;在分类收运环节重点整治230家生活垃圾收运企业混装混运、遗撒滴漏等问题;强化对末端处置环节10家大型中转、9家末端处置企业以及可回收物体系中服务点、中转站、集散场的指导督促,避免出现混合压缩、混合处置现象。
同时,要探索智能场景,提高全要素监管的实效性。依托“一网统管”平台,推进“智慧城管”建设,拓展智能场景应用,建立完善垃圾分类执法对象数据库,分级分类归集分析数据。强化数据监管,对纳入在线监测系统的生活垃圾设施设备进行数据抽检,运用“非现场执法”等方式,及时固化证据,及时执法介入,提高对混装混运、公共场所垃圾混投乱扔等乱象的发现率和处置率,提升智能监管水平。
此外,还要紧盯重点环节,提高全过程执法的惩戒力。市城管执法局将继续坚持“教育劝阻为主,处罚惩戒并举”的原则,针对拒不履行分类义务、拒不落实分类措施的单位和阻挠调查、拒签文书、拒不整改、屡教屡犯的个人,依法从严实施处罚,情节严重的,将其信息纳入公共信用平台,实施信用惩戒。对违法情节严重、拒不整改的收运及处置企业,依法吊销生活垃圾经营服务许可证。
最后,通过深化共治共享,营造全方位参与的新格局。市城管执法局方面表示:要强化行业管理,会同相关部门健全飞行检查、智能监管、联合惩戒等机制;探索运用“执法建议书”等形式,督促落实“管行业、管分类”总要求。充分发挥5950个城管社区工作室作用,联合社区志愿者和社会监督员持续深入强化入户宣传,针对性提升部分来沪旅客、住宅小区租户、年轻白领、个体工商户等群体的分类意识。定期曝光执法典型案例,回应市民关切,警惕分类“回潮”,巩固分类成效,助力“新时尚”迈向“新习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洪焕铨 编辑:佩佩)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