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起重庆南路,西至襄阳南路,全长1690米的南昌路,如今成为了网红打卡地。2018年起的历史风貌改造计划,让这条老马路,有了新味道。这里的居民说:“觉得风景很好,像小公园一样,很多人走过这里都会拍照。”
这条“永不拓宽的马路”,被列入了此次评出的家门口的好去处名单内。不长的马路两旁,有着不同风格的多幢百年老建筑,新式里弄房,旧式里弄房,花园住宅,不仅是建筑可阅读,新增的特色店铺、墙面彩绘、艺术装置,也让市民游客流连忘返。
不仅是道路硬件的升级,南昌路街区也不断在“软件”上做文章,每个月,由街道、社团举办的“建筑阅读”主题活动、“转角遇到音乐”音乐会,激发街区活力,让市民游客来到这里,不仅是拍照打卡,更体验一种生活方式。
瑞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琪表示:“我们觉得一个街区的活力其实是人带来的,这里就不单是一个旅游打卡点,它可能会成为生活的一种方式,一部分。感受一下我们这个梧桐街区的老上海的生活方式。”
这些年,上海家门口的好去处,不再止步于一个景点,一个文化空间,通过整合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生活方式,满足市民游客的更高质量的需求。
静安区的“读者·北站阅读空间”,开放4年多,已经成为社区居民共享的文化空间。暖黄色的灯光下,一排排宽敞的木质书架摆放着几万册图书。读者在这个宽敞舒适的阅读区域,挑选一本心意的书,静享阅读的愉悦。在二楼的文化沙龙活动区域,一场读书交流会正在进行。
一位读者告诉记者:“这里定期会举办一些读书活动,让我们可以收获到很多知识,而且也可以和同样热爱读书的人一起互相分享和交流经验,可以知道自己不是孤单一个人的。”
“读者·北站阅读空间”,是“读者”品牌在上海的首个社区体验空间,阅读之外,丰富的线下活动、新奇有趣的文创产品,精心策划的展览,让这个文化空间,受到年轻读者的追捧。“这里基本都是年轻人和白领,没有那种很喧闹的环境,倒一杯茶,看一本书,享受这种慢生活吧。”一位读者说道。
三年来,上海已经打造并发布了150个市民身边的好去处。其中80%以上的好去处,已经被融入了上海的“微旅游”线路中。未来,上海将继续以以深度游、微旅行、慢生活为导向,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亲民便民、宜乐宜游的新型文化旅游公共空间。
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资源开发科负责人朱慧麟称:“现在随着城市更新和发展,我们也希望和‘好去处’相结合,做一些有意思的活动,打造一些有意思的地标和景点,打造的‘15分钟公共文化圈’。”
无需远行,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向往的“诗与远方”,上海,正在努力。
记者丨邱旭黎
摄像丨孙明
编辑丨由由酱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