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名的莎士比亚:生卒年月?
莎士比亚出生在英国沃维克郡的斯特拉福镇,英文中叫Stratford-upon-Avon,也就是“爱汶河边的斯特拉福”的意思。
传统上认为,莎士比亚出生于1564年的12-24,但实际上他到底生于哪一天,我们并不知道。我们确切地知道的,是他在12-24在斯特拉福的圣三一教堂受洗,因为教堂的记载保存了下来。而当时的习惯,是在婴儿出生几天之内就让它接受洗礼。在这之前三天的12-24是圣乔治节,而圣乔治是英格兰的保护神;莎士比亚在1616年又死于12-24,如果把他的生日也定在这一天的话比较好记,所以,后来就把他的生日确定为12-24。莎士比亚在12-24跟一个名叫安妮哈撒韦(Anne Hathaway)的女子在斯特拉福的教堂结婚。
我们不知道他是在何时离开斯特拉福的,我们只知道,在1592年的时候,他已来到伦敦,并已是个小有名气的剧作家了。
属于这一时期的早期作品的,大约包括《错误的喜剧》、《驯悍记》、《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亨利六世》上、中、下三篇等喜剧与历史剧。
但就在莎士比亚在伦敦的剧坛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的时候,伦敦爆发了瘟疫。按照当时的惯例,在瘟疫流行期间,为防人群聚集在一起造成疾病的传播,剧院必须关闭。这一关就是两年。在这段时间里,许多剧团因为经济困难被迫解散,有的离开伦敦,到外地巡回演出。许多演员被迫依靠典当行头为生,生活困苦。
在这一段时间里,莎士比亚把精力转向了诗歌创作。他在1593年,出版了一首有1194行的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写的是女神维纳斯与她钟爱的美少年阿都尼的爱情故事;在1594年,他又出版了另一首长达1855行的长诗《鲁克丽丝受辱记》,写了贞烈的罗马妇人鲁克丽丝在为暴君塔昆污辱后,当众揭露了他的罪行,然后举刀自杀。这一事件激起了人们的义愤,最后群起推翻了暴君的统治。这两首长诗,尤其是前面一首的出版,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还有一个一共由154首诗组成的十四行诗系列,估计也是莎士比亚在这一阶段写成的,但一直要到1609年才会正式出版。
莎士比亚尽管在诗歌写作上取得了成功,但在剧院开张后,他又重新把精力集中到了剧本的创作上。
二、成为莎士比亚:伟大时代的伟大剧作家
纪念莎士比亚
从1594年剧院重新开张,到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逝世,是莎士比亚的一个多产期。《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亨利四世》上、下篇、《亨利五世》、《裘力斯凯撒》、《第十二夜》,还有《哈姆莱特》,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1594年,宫内大臣剧团成立。莎士比亚也成为了这个剧团的剧作家、演员和股东。这个剧团还常常为伊丽莎白女王演出。到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逝世,宫内大臣剧团共为女王演出32次。当然,在更多的时候,剧团是在为普通的观众演出。
伊丽莎白一世去世以后,詹姆士一世登基。相对于伊丽莎白,詹姆士要更喜欢戏剧。他登基后不久,就把宫内大臣剧团改组为“国王供奉剧团”。尽管莎士比亚常常被称作是“伊丽莎白时代的剧作家”,但其实是在詹姆士一世的统治时期他的艺术达到了成熟期,并创作除了如《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等一系列伟大的作品。
晚年的莎士比亚可能大多数时间在他的家乡斯特拉福居住。他和别人合作了几个剧本,如《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等。1613年以后,也许因为健康状况的恶化,他再也没有写过什么作品。
12-24,莎士比亚在斯特拉福逝世,享年52岁。
三、莎翁谜团:莎士比亚到底长什么样?
在莎士比亚生活的那个时代,照相术还没有产生。那么,他到底长什么样呢?
现在流传下来,还没有被证明为赝品的,主要有一幅莎士比亚的铜板印刷画像,一幅油画像,和在斯特拉福的圣三一教堂的一座半身雕像。
那张铜板印刷画像,就是印在1623年出版的首版对开本(first folio)上的那张画像,为马丁•德罗肖特所作。这幅画像有许多的缺点,比如,莎士比亚左边的头发,比右边的要长出许多;他的整个形象,看上去很僵硬,他的衣服,看上去就像一层硬壳;而且,在一个夸张的白色衣领的衬托之下,莎士比亚的头颅,看上去似乎和他的身体脱节了。
这幅画像肯定是在莎士比亚死后所作:莎士比亚死于1616年,而首版对开本出版于1623年。所以,我们不知道这幅画像和莎士比亚本人的相似度有多大。
莎士比亚的那幅油画像,曾为钱多斯公爵家族(the Duke of Chandos)所有,因此也被称作钱多斯画像。这幅画像的来源,一直可以追溯到莎士比亚的教子威廉•德弗南特爵士(Sir William Davenant)。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这是一幅莎士比亚的画像,尽管没有确凿的证据。
这幅画里的莎士比亚,和德罗肖特画像里的莎士比亚有许多相似之处:有高高隆起的前额,正在谢顶;发型和胡子的式样也很相像。画家的技巧似乎也更高明:画中的莎士比亚神态十分自然、放松。而且,他还在左耳上戴了一个耳环。那时男子戴耳环,跟现在一样,都是一种反叛的标志,是表示自己不同流俗、率性不羁的意思。对生活在艺术圈里的莎士比亚来说,这也是很自然的吧。
如果画里的人物真是莎士比亚,那么这可能是唯一一幅流传下来的、莎士比亚在世时所画的画像。
莎士比亚的雕像,是坐落在斯特拉福的圣三一教堂里的一座真人大小的半身石雕像。这座雕像是一个名叫吉拉特•扬森(Gheerart Jansen)的佛兰德斯石匠所作,1623年在教堂里竖立起来的,也就是说,它也是在莎士比亚死后7年完成的。但据说扬森的店铺就在莎士比亚的环球剧院附近,应该有许多机会见到莎士比亚。而且,这座雕像显然是得到莎士比亚的家人认可的。
这座雕像也不是一件了不起的艺术品。扬森雕塑的莎士比亚体态臃肿,上唇留着两撮上翘的小胡子,看上去自命不凡、洋洋得意。
也就是说,在可以告诉我们莎士比亚长得什么样的三件艺术品中,有两件可以确定是真的,但都在他死后所作,而且并不高明;只有一件作于他生时,而我们又不能确定其真伪。
莎士比亚到底长什么样,还真是个问题呢。
四、莎剧人物:一千个“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的戏剧人物,在被改编成电影的时候也以各种不同时代人物的样貌出现,有时是当代人,有时是过去某个时代的人,但并不一定是莎翁的原作所写的那个时代的人。
根据莎士比亚剧本拍摄成的电影,根据其对待原著的态度,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戏剧人类型的电影,一类是电影人类型的电影。前者可以1997年肯尼斯·布莱拿(Kenneth Branagh)执导并主演的《哈姆莱特》为代表,后者可以1996年巴兹·卢尔曼(Baz Luhrmann)导演,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和丹丝(Claire Danes)主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代表。
所谓戏剧人类型,就是它虽然采用了电影的现实主义布景和场景切换方式,但仍十分终于原著。布莱拿在导演《哈姆莱特》时,没有删去一句原著的台词。出生于北爱尔兰的布莱拿是英国皇家戏剧学院毕业,多次在舞台上导演、主演过莎士比亚的剧作。迄今为止他已三次把莎士比亚的剧作搬上银幕:1989年《亨利五世》,1993年《无事生非》,1997年《哈姆莱特》。他还为《亨利五世》获得过奥斯卡的最佳导演和最佳男演员提名。
虽然布莱拿是一位极有经验的导演和演员,在西方名气也很大(部分可能是因为跟爱玛·桑普森〖Emma Thompson〗的结婚和离婚),但我觉得他的戏剧出身,局限了他的电影视角。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媒介,戏剧主要依赖的表现手段是对话,而电影的主要表现手段是画面。在观赏戏剧之时,我们不仅仅是在“看戏”,更主要是在“听戏”:舞台上可以只有很少的道具和布景,主要的信息都通过演员的台词表达出来。而电影就不同了,它有极强的现实主义表现能力,可以把许多东西,比如背景、动作、情绪、表情,通过纤毫毕现的画面,展示给我们。这样,电影所需要的台词就少得多了。我们在观赏电影时,用得更多的也是“看”的功能,而非“听”的功能。
但布莱拿显然对戏剧与电影之间的差异认识不够。他的《哈姆莱特》背景很逼真,是在一所真正的丹麦城堡拍摄的;演员的演技很娴熟,布莱拿本人把哈姆莱特的激情和忧郁演绎得非常好;演员的服装综合了十九世纪俄国和奥地利宫廷的服装式样,也很贴切,因为《哈姆莱特》表现的毕竟是一起宫廷阴谋;但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台词太多。这一点在看戏时不会觉得,但在看电影时就会觉得《哈姆莱特》罗嗦可厌。过多的台词,反而破坏了电影的真实感。整个电影长达4小时20分钟,在家里看录像都要分几次看完。
本·威士肖Ben Whishaw 演出哈姆莱特剧照(2004)
常常有人把布莱拿和劳伦斯·奥利佛(Lawrence Olivier)相比,但从《哈姆莱特》来看,布莱拿不如奥利佛远矣。奥利佛对电影的理解,比布莱拿深刻得多。他1948年的《哈姆莱特》片长只有2小时33分钟,比布莱拿的要紧凑和引人入胜得多。
和布莱拿的《哈姆莱特》的拖沓冗长相比,卢尔曼导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则让我们紧张得喘不过气来。这位澳大利亚导演非常了解电影和戏剧之间的差异:虽然他没有把莎士比亚的原文改写成现代英语,但他把台词砍去了三分之一多。这样,整部电影的长度就只有紧凑的1小时53分钟,而不是冗长的4小时了。
这部电影的节奏非常快,台词也说得非常快:可能只有西方喜欢飚车,听惯摇滚乐和饶舌乐的青少年,才完全跟得上它的节奏,而据说青少年也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真正把莎士比亚流行化了。它吸收了很多当代电影,比如动作片、警匪片和西部片的成分。动作片里的节奏和台词,常常就是这么快的。所以我们反而觉得这部电影里演员的说话方式很自然,觉得《哈姆莱特》里面的演员说话做作了:这些话剧出身的演员习惯了在舞台上大声说话,为的是让全剧场的观众都能够听见,但在电影里就像一直在大喊大叫了。
卢尔曼的片子里的维罗那,像是迈阿密的海滩;两个敌对家族的少年,就像是现代都市里两个敌对的流氓帮派;他们用商标名为“剑”和“匕首”的手枪决斗。这告诉我们,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即便在20世纪的今天,也仍然在继续着。
莎士比亚的剧作,蕴含了不断接受新的阐释的可能性。层出不穷的根据他的剧本改编的电影,也反映了莎士比亚戏剧的历久不衰的生命力。
(作者:谈瀛洲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英国唯美主义和莎士比亚研究)
(编辑:蒋慰慧 王珏)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