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诺贝尔文学奖开奖前夕,外界都会热议热门获奖人选,除了陪跑多年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肯尼亚作家恩古吉、美国女作家乔伊斯和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都被认为是摘冠的热门人选。就在诺贝尔奖官网正式公布前3分钟左右,已然有媒体抢先发出“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获2016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然而,瑞典文学院今年并未选择这位叙利亚诗人,而是把奖项授予了一位“写歌像写诗一样”的歌手。
鲍勃•迪伦
为什么是鲍勃迪伦
瑞典文学院在评奖辞中,把75岁的鲍勃•迪伦比作像荷马一样的“最伟大的在世诗人”,认为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他的歌曲甚至被评委赞美为“献给耳朵的诗篇”。对于这样的评价,沈河西和白果都认为这离不开年代的烙印。在那个充满了反抗精神的流金岁月里,涌现了一大批的精英。比如,切格瓦拉,但这哥们儿如今只能在文化衫上寻找到他的记忆。好在,还有一个鲍勃迪伦流传至今。
白果
白果:鲍勃·迪伦正是因为他直接是直面的是人生特别根本的一些问题,直面的是整个这个社会的一种无序也好,一种彷徨也好。他讲述的一些东西,实际上是一个超越了时代的主题。就是他既有非常强的时代的烙印,同时他之所以到现在还这么的为我们大家所知道,就是因为他也超脱了这个时代。
鲍勃•迪伦的成名曲是上世纪60年代创作的《答案在风中飘》(Blowing' in the Wind),很多网友可能是听着这首脍炙人口的美国民谣长大的。然而,大多数可能不知道这首歌的背景。鲍勃•迪伦在这首歌的歌词中影射暗讽了美国越战,他也因此树立起政治抗议者的形象,被认为是民权运动的代表。
除此以外,沈河西还认为,鲍勃·迪伦拿这个诺贝尔文学奖,他不是像很多评论讲的,只是凭歌词。他的词跟他的音乐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说没有他的这个音乐,以他的音乐所带来的那么强烈的这种社会影响和传播力,单纯凭歌词本身也是拿不到奖的。比方说,我们看历史上的文学,《诗经》也好或者《宋词》也好,或者西方的那种行吟诗人,其实最开始的时候,音乐跟诗是不分开的。
求新求变的诺奖
2015年,白俄罗斯女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因独特的新闻写作方式获得诺文奖,或许正反映了诺文奖在做多维度的尝试。今年转向歌曲创作领域,倒也可以看成拓展诺文奖覆盖领域的更大胆的尝试。
实际上,60多年前,瑞典文学院就曾打破了自身不颁给在政府任职人员的不成文规定,把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以表彰其历史创作和出色的演讲。
由此可见,艺术是相通的。说话是门艺术,话说好了也能如丘吉尔一般摘下诺贝尔文学奖桂冠;歌唱也是门艺术,歌写好了像鲍勃•迪伦这样的乐坛传奇人物也能获文学界大奖青睐。难怪有网友调侃,诺贝尔文学奖的“套路”太深。说到套路,作为记者沈河西表示——这个,我熟。
沈河西
沈河西:我个人觉得,首先其实任何一个奖项的评选,它肯定有一个叫“轮流坐庄”今年如果说是这个洲拿,那明年可能是那个洲拿。就是任何一个奖,我觉得都会有这种考量。另外,我们如果去看诺贝尔文学奖它整个得奖者,英语作家占第一位,差不多有20多位,这里面很明显就有一个语言霸权。英语作家,西方作家是占压倒性的优势的。
“励志哥”的启示
鲍勃•迪伦作为活久见的励志哥,跨界涉足诗歌、绘画、电影、雕塑等领域。更神奇的是,他跨界拿奖拿到手软。迪伦曾获过11次格莱美奖,拿过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还拿过普利策奖和金球奖,获得总统自由勋章,如今又摘下诺贝尔文学奖。大概除了奥运金牌,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的了。好吧,这些都不重要。其实,在白果看来,鲍勃•迪伦拿奖还有一层现实意义,那就是既然写个歌也能拿奖,为什么不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呢?
白果:因为都是一种文字的这样一种表达,也就是说,我虽然不觉得说现在我们的这个微博写的水平可以拿到诺贝尔文学奖,但是我觉得其实这也许是大家努力的一个方向,我们为什么不能够进一步的,做新闻的为什么就不能把这个新闻写得特别的棒,我们除了拿普利策以外的话,我们也可能冲一下诺奖,为什么不呢?
(编辑:张梦迪)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