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2.2厘米见方的印章,它的一生历经劫难,母印失于战火,子印幸存于世。虽面目全非,饱经风霜,周身留下残破伤痕,却仍被世人用心守护。
“这枚印章的产生,见证了中国文人篆刻流派的发生和发展。”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孔品屏表示,六面印的流传过程也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200多年的风雨沧桑。
这枚印章一印六面,包含姓名、字号、斋号等多个内容。印章的主人是篆刻史上“浙派”的开创者,清代著名的篆刻家丁敬。他曾获明末篆刻家梁千秋所刻的一方已失子印的五面套印,遂用切刀法创作了一方六面子印,以为完璧。
套印,又称“子母印”,由几方印套合而成,结构精巧,堪比“俄罗斯套娃”。孔品屏展示了一件清代的四套印。四方印套合在一起,共20个面,每一面都刻有不同的个性化内容。套印不仅便于携带,还可以应对不同尺寸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因此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丁敬大量运用切刀法进行创作,形成古朴的印章风格,后来成为“浙派”标志性刀法。切刀法,通过连续的起伏,将刀痕连缀成线条笔画。由于刀痕衔接明显,线条涩拙,运用切刀法创作的印章有大朴不工之感,看起来像是2000多年前秦汉印的古朴风格,在清代印坛独树一帜。
此六面石章刻成后为丁敬所爱,在龙泓山馆与丁氏相伴多年。《西泠西家印谱》辑录是印,并保存下完整的六个印面。
谁曾想到,这枚印章在此后的岁月中历经多次战乱。太平天国运动中,杭州遭遇“庚辛之乱”。梁千秋母印失于战火,作为子印的丁敬自用六面石章经火烧后裂损,不知所踪多年。
“经历过战火的印章称之为“石经火”。孔品屏介绍,这枚六面印的部分石材呈现灰白色,就是战火的痕迹。“庚辛之乱”后,这枚残破的印章被丁家后人丁仁所获,并收录于《西泠八家印谱》。印谱上只留下了相对完整的四个印面。
1937年秋,日本全面侵华。兵燹之余,文物荡然。保存此印的丁家,在杭州沦陷前冒险前往携取,经绍兴而宁波,再至上海。此劫之后,是印录入《丁丑劫余印存》。印谱保存的六个印面中,也包括两个因战火残缺的印面。
三本印谱记录了这枚六面印不同的面貌,也记录了三个时代里这枚印章的命运。
在丁仁晚年,华笃安先生“以等量黄金易得此印”,秘不示人几十年。彼时的华家经过多年的购藏,其明清篆刻名作收藏已成体系。1966年,华先生亲自致电上海博物馆,请求暂为保管。1983年,华笃安夫人及家属以化私为公的高尚情怀,遵嘱将这批明清篆刻名作原石捐赠给上海博物馆。
为求完整而生,又独存于世。虽小为石砾,布满伤痕,却历劫不磨,向死而生。
一枚残破的六面印,见证了中华民族两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象征着不媚时俗的文人风骨与坚韧不屈的民族气节。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琳琳 实习编辑:刘圣韬)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