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4个“世界水日”。人人知晓节约用水,但未必人人都会喝水,我国学界早有“水盲比文盲还多”的说法,消费者的饮水知识盲点让许多商家钻了空子。越来越多的饮用水、净水器打着“科学”的幌子吸引眼球,屡被拆穿却屡禁不止,而催生这些“伪科学”噱头的正是一瓶水背后的高利润。
围绕水炮制的“科研”骗局
为抢夺饮用水市场,水企之间经常利用所谓“研究成果”互相攻击。
早在2003年,乐百氏就曾公开宣称,“根据母公司达能集团营养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结论,请尽量为家庭中的儿童、中小学生、老人选择矿泉水”。乐百氏当时最大的竞争对手娃哈哈则称,各种证据依然证明,在全世界范围内,纯净水仍占据市场主流。由此引发矿泉水和纯净水之争。
2015年8月,网上风传一则《为什么德国人不喝这种水》的视频,宣称世界卫生组织对好水的定义是弱碱性、矿物盐适中,同时援引4位科学家的观点,称德国人不喝纯净水,长期饮用会增加患病风险。
但经记者调查,世卫组织从未推荐过水中矿物质含量,包括德国、英国、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同样饮用纯净水,且德国本土科学家对于纯净水的危害尚存在争议。
视频中提到的“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环境日报告”也并未对水中矿物盐含量做过任何推荐,但这一结论却自2007年起,先后被一些净水器和瓶装水企业广泛引用,用来攻击自来水、纯净水,以达到推销自己产品的目的。
饮用水打概念牌为的是高价
多宝营销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曲宗凯曾告诉新京报记者,瓶装水在国外成熟市场基本只分两种,一种是纯净水,一种是矿泉水,并没有山泉水、矿物质水等如此多的名目。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认为,水企打出各种概念牌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为商品增加营销噱头,实则是一种“伪创新”;二是借此提高售价,获得高利润,这才是水企喜欢打概念牌的真正原因。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瓶装水行业销售收入达1131.55亿元,同比增长11.6%,毛利率较高,2012-2014年已连续三年毛利率高于30%。正因如此,许多企业甚至跨界进入饮用水领域,中高端水、母婴水等细分品类不断出现。但在专家看来,我国天然矿泉水的价格仍高于消费者普遍的心理预期。
2016年1月,伴随包装饮用水新国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的正式实施,一系列不规范名称及伪科学内容将从饮用水包装上移除。但新京报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目前除康师傅、冰露等几大水品牌有明显动作外,整个包装水市场尚没有太大变化。
在朱丹蓬看来,距离政策真正落地、饮用水市场真正发生变化仍有一定缓冲期。
好好喝水并不难 白开水最佳
一些水企和净水器企业的“花式”宣传正是利用了人们的饮水盲区。事实上,无论世卫组织还是欧美发达国家,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儿童,普遍的饮水建议就是饮用白开水。
商家习惯针对水中矿物质做文章,但世卫组织《饮用水指南》明确指出,没有足够多的科学信息表明长期饮用超低矿物质含量的水对人体抑或有害,所以对饮用水中的矿物质含量不做任何推荐。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曾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每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但获取的主要来源应是食物,而非饮用水。此外,凡是符合指南规定的饮用水,对于成人和儿童都是安全的。
至于维持人体酸碱平衡,更是无稽之谈。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锋曾表示,人体无论吃进酸性或碱性食物,都可自身调节维持酸碱度,而不依靠食物酸碱度调节。喝碱性水调节身体平衡酸碱的说法是厂家的宣传噱头。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冠生认为,白水不含能量、解渴,是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饮品,白开水容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符合人体需要,且干净卫生、制作简单、经济实惠。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