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胡志坚
首先,共享经济大势所趋的判断,实际上是基于一些现象的思考和回顾。人类从未停止过关于财富创造和分配的主题,自古以来这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每个社会都讨论、探索怎样解决财富创造的效率和公平问题。共享财富和劳动成果是大家矢志不渝的追求,历史上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探索实践,举个例子,比如历史上出现的企业员工分红、员工持股,包括我国股权改革,甚至包括一系列近代欧洲关于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之前的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后来共产主义理论提出的各种思想,建立公社,包括前苏联和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前30年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都承担很重要的使命,就是怎样让人类财富分配体现公平。
财富的创造和分配始终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只是过去没有比较有效的途径解决这样一个平衡问题,一方面由于生产力手段落后,不够发达,导致发展水平有限,不是牺牲了效率就是牺牲了公平,包括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出现两极分化加重的趋势,经济发展表现得非常繁荣,但是两极分化在所有大区大洲都出现同样的趋势,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过去100多年来人类社会围绕这个问题斗争了很多次,但是今天来看还是没有被解决,原因主要是生产力和技术手段导致了人们理想的实现受到了限制,包括可共享物的匮乏,共享基本上发生在小群体中。
今天,共享经济的发展,为这种平衡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选择,它在不牺牲效率的情况下促进公平,在关注公平的同时不牺牲效率,当然还并不完美。共享经济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支持下,通过整合和分享海量的分散化资源,通过知识资产和资源要素的快速流动和高效配置,实现大众参与、协同消费,但这并不是最准确的表达。
全球经济新的形态、新的业态无时无刻不在涌现,而我们只能抓住一些现象进行概括,但共同点就是大众参与,参与的规模是跨国、全球,广大参与者的获得感非常明显。这个经济形态主要的动力还是创新驱动。刚刚召开的G20提出创新与包容的关系,也是基于这样一个趋势所做的判断,全球都应该促进创新,特别是包容性创新的发展。另外一个特点,参与的民众众多,历史上很难有这样的机会,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在平等的、具有同样机会的条件下,或者说有更多平等机会的条件下参与到经济的发展中,而且很多都是基于自我决策自我实现来获得这样一种个人的发展。
这个形态最早出现在美国,金融危机以后出现了这个潮流,形态也越来越清晰。到2015年,美国的共享经济市场规模根据市场上各种研究报告估测为5100亿美元,虽然占美国经济很小一块,但它是新生的不断发展的形态。投资共享经济的机构由2010年不到20家,增长到现在的200家,而且还在增加,还有很多人担心增长得过快。新的形态看到了机会,但也有风险,因为有很多治理方面的争论也在美国发生。全球共享经济的独角兽企业,这些年实际上很大程度来自于这个形态的经济,就是共享经济。
三分之二共享经济的独角兽企业在美国,我们国家也有相当一批,比如Uber、滴滴,它们的估值都非常高。英国有雄心要打造成为欧洲的共享之都,目前的共享经济初创企业有72家,在金融领域表现尤为突出,符合伦敦全球经济分工金融产业发达的特征。加拿大有40%的年轻人已经参与或者卷入到共享经济当中,45%的加拿大人表示愿意将自己的财产包括汽车、房子甚至各种各样的财产,共享出去租借给别人。韩国从2013年到2015年,共享经济已经覆盖包括教育、图书、物品、照片、影像、音乐、民宿、旅行、艺术、衣物等各个方面,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而且在出行领域表现得非常突出,大部分人现在都是依赖于共享经济的出行方式。
中国,虽然发展较晚但后来居上,规模越来越大,而且有引领的趋势。2015年,我们共享经济市场规模估测达到近2万亿人民币,预计到2020年我们国家共享经济规模会占到GDP的10%以上,这个推测基于现在的速度。现在的速度基于全球经济处于下行压力,明年可能触底,2018、2019年可能会上升,到那时可能发展速度更快。
中国的共享经济开始向生产性领域拓展,共享经济的企业也是快速成长,既有成长的快乐也有成长的烦恼,尤其涉及到治理挑战的时候,出现了一批独角兽企业。共享经济形态的企业每天以万的基数来诞生,我们国家每天注册的新企业大概1.5万家,其中大部分是新的经济形态。
从全球来看,共享经济可以渗透的不只是某个产业或者某个新兴产业,或者对某一个传统产业的改造,也不像新能源、信息、医药对整个经济形态的变化,它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从空间、金融、知识、饮食、医疗、物品、资源、出行,基本上覆盖到各个领域,只要是经济活跃的领域,都参与到或者受这种形态的影响。
第二方面,共享经济就是众创经济,基于它本身共享两字必然要带来的大众。共享经济表现七大特征,首先是大众,大众参与、大众创造、大众受益。
2,产权特征方面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表现出多种形态。比如个人的资产愿意租给别人用,这个权利管理发生了变化。
3,资源特征,资源配置特别是闲置的资源得到了大规模的优化配置或者充分利用,剩余资源可以通过共享经济的形态,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转变为非剩余资产,中国已经有很多企业通过共享经济的方式把它的剩余产能共享出去。
4,运行特征,主要还是网络平台为主,各个方面参与。
5,消费特征,协同消费,团购、点赞、批评各种各样的消费,公众共同协同消费。
6,还有分配特征,更加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初次分配,个人创业门槛降低,这种经济形态全过程由自己作主,想参加就参加,觉得有利可图就参加,无利可图就不参加,自由冒险,失败了也无所谓,损失也很低。
7,文化特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更多强调的是共享使用权,共享资源的开发,价值的创造。
共享经济有四种形式,第一,对闲置社会资源的共享;第二,对分散智力资源的共享,形成了新的商业和服务业模式;第三,对龙头企业优势资源的共享,推动了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比如海尔,过去企业升级都由老总组织进行战略研究判断,采取决策,实施企业重组、改造或者开发新方向的战略;现在面临快速变化的全球竞争形势,权力集中式的管理面临着巨大挑战,所以现在很多企业开始将决策权分散,分散到每一个企业员工、每一个生产部门。一个大企业变成一个孵化器,高层决策人士不是决定每一个创新方向者,而是环境、政策、管理者,相当于小政府治理者,和企业员工形成V型的公共治理方式,在中国已经开始出现了很多种企业自我升级的现象。
最后一种形式,对科技创新资源的共享,提升全社会创新创业能力。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我们增加一去,去科技资源的库存。有很多资源没有充分让社会知晓,获取的途径也缺乏。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批企业,比如有一家公司,平台上注册了20多万科学家和工程师,同时服务的另外一边是近4万家中小微企业,平台上互相发标,提供服务,把一批大学科研院所的科学家和一批社会上的中小微企业联系起来,这是一种形式。三种机制,大众互联互通、大众创新创业、大众释放资源,所产生的服务不是简单地加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运算服务。
这个经济形态对我们公共治理带来了挑战。第一,创新监管理念和机制。过去的监管理念已经不再适应,或者很难适应,或者还没有找到方向。比如平台经济,如何判断它是促进共享经济还是限制共享经济。要仔细地辨析哪些是垄断企业。比如我创业,创业共享经济的一个企业,如果是阿里巴巴要这样做,我怎么和它竞争?我也要办一个支付,怎么和微信竞争?他就害怕,不敢创新。怎么样形成一个健康的生态,让这些创业者没有后顾之忧?这里面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到底应该怎么监管,不能一棍子打死。
有一个例子,过去是消费品,变成资本品了,这里面的财产性质发生变化,对每个人来说税收各种方面的计提怎么管理,整个社会的资产资本怎么统计,都是问题。我们认为在这样一个形态刚刚诞生之初,应该是采取试试看的态度,要跟随式监管,既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以过去旧的法制法规一棍子打死,应该是和创新创业者、和市场上的主体共同讨论,还有就是等一等,给他们一定的博弈时间,通过时间来检验一些有争论的话题。
第二个挑战,如何调整社会利益格局。共享经济因为创新驱动而产生,新的经济形态肯定是踩在旧的经济形态尸体上诞生出来,很多情况下是对旧的产能、经济形态、生产结构、生产函数的破坏,带来产业或者经济就业人员甚至是企业家群体的更迭。过去很多成功者或者有工作的变成失败者和没有工作,因为不适应;很多过去没有工作的找到了新的工作。你说是共享,结果一大批人反而失去了工作,这个矛盾是每一个经济周期都会遇到的。这个时候需判断哪一个是新生的进步的力量,新的经济形态出来容易造成旧的现成社会的抵制。
比如实体店,淘宝出来以后实体店一片倒闭,社会上形成了强烈的舆论,获利者不说话,失利者就要抱怨,如果你判断不对,就会站在竞争失败者这边,带来风险的因素你认为是破坏因素,这肯定是不符合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要求的。首先要辨别,同时要坚定地站在促进新的经济形态发展的立场上进行治理,要和失败者和成功者共同讨论怎么对这样一个经济形态进行治理,必然要淘汰的产业和现象我们要给予相应的保障制度建设,这是一个健康的态度。
第三个挑战,加大创新投入,促进资源共享。面对这样一个形态,研发不能还是按部就班,要有相应的支撑提供。一方面是科技资源共享不够,需要打破边界让它更活跃地流动;另一方面,供给、特别是公共研发方面的投入,应该更多地向新出现的经济形态主要的技术趋向投入更多,比如赋能技术,让单个人的创新能力得到支撑的技术,包括物联网、3D打印、人工智能,像百度大脑,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巨大的云平台,让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到里面创业。
第四个挑战,变革的社会基础。过去30年应该属于工业化形态,并且已经非常适应这种形态,但是现在整个世界都面临新的共享经济形态的接受和适应的问题,不管从信用体系过去以法人为主体,怎么变成边界模糊的无处不在的信用关系。怎么样进行社会转变,不光是法律的问题,还有个人价值观都面临巨大的适应问题。再加上整个社会习惯,怎么样让过去四平八稳愿意到机关、大企业的人,培养他们的价值意识,个人价值个人发展由自己作主,自我实现的社会文化转型的问题。
第五个挑战,共享经济的全球治理。更多的企业开始以一种微型跨国企业的面貌出现。过去跨国公司都是巨大的,先在本国市场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再跨越市场,发展到跨国市场,现在很多初创企业就是跨国的,因为网络无边界。很多产品直接销售到全世界,个体还很小,现在很多现象就是小巨人大品牌,当然他们更迭也很快,可能主宰一两年就消失了,但是这种现象是不可否认的。为了让这样的企业更加活跃更加有发展空间,一个国家治理是不够的,需要全球协同治理,怎么样保障这样的创业需求能够得到各国的支持。当然贸易壁垒更加是要坚决铲除,在新的经济形态下让全世界的老百姓都能够在这样一次经济形态发展当中获得他们的获得感,应该是进一步打击贸易保护主义,鼓励自由贸易,加强创新治理合作。
(编辑:温雨茗 施荔)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