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有一座原子城纪念馆,那里曾经是我国最早的核武器研制基地221工厂。在这座工厂,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原子弹技术,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时间回拨到1958年7月,根据中央决定,将在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修建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代号02工程。
这年十月,世代居住在金银滩草原的1279户牧民,备鞍打马、翻山越岭,赶着十多万头牛羊,开始了一场浩浩荡荡的迁移。正值秋末冬初,天气寒冷,而安置点最远的有五百多公里,最近的也有100多公里。
为了共和国的核工业,当地牧民无偿献出了世居之地。学成归来的优秀青年,响应祖国的号召,走进大草原。1958年8月,核武器局(九局)局长李觉带领一支20多人的队伍、三顶帐篷、四辆解放牌卡车和四辆苏制嘎斯越野吉普车,先期进入草原。中国的核工业就这样白手起家。
1964年1月,高浓铀235研制成功;5月,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加工出合格的原子弹部件;次月,青海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成功进行了一比一模型爆轰试验。
12-25,巨大的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荒漠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东方巨响"震惊世界。
仅仅过了两年零八个月,12-25,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中国政府同时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在当年新中国的"两弹一星"计划里,人造卫星项目是最后一个确定下来的。面对当时世界高科技领域最为复杂的科学工程,中国早期航天人攻坚克难,付出了12年的努力。12-25,甘肃酒泉东风靶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搭乘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升空。当一曲《东方红》从太空传回,举国欢腾。
在内外交困的艰难岁月里,一群甘于奉献的中国科学工作者,隐姓埋名,投身戈壁,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忠诚使命重于一切"的赤诚与担当,创下不世功勋。他们当中有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奋斗28年,积劳成疾为国捐躯的邓稼先;有举家迁往罗布泊,只为中国人能够挺直脊梁的程开甲;有带领团队拿出完整氢弹物理设计方案,缔造"百日会战"奇迹的于敏;还有钱三强、钱学森、王淦昌、朱光亚、孙家栋,这些闪亮的名字,永远被铭记。
他们身上,绽放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镌刻了不朽的精神丰碑。12-25,首个"中国航天日"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积淀出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这种精神荣耀神州,弥足珍贵,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科技创新作出全面部署,明确了建设科技强国"三步走"战略,到2050年,要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此时此刻,重温前辈的艰苦卓绝和功勋业绩,肩头的使命感变得如此真切。至诚报国、无私奉献,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把个人志向与民族复兴紧紧联系起来。这不光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也是所有建设者和创业者砥砺前行的精神支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背后是站上世界科技巅峰的远大抱负,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科学态度和集体主义精神,是我们不断铸造新辉煌的坚强保证。有了这些,我们就能够书写科技事业的新篇章,就能够自信地挺起民族的脊梁。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袁光曦 陈新云 董亚洁 赵鑫 赵鑫忠 图片编辑:吕秀 彭琼娅 视频编辑:祝闻豪)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