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嘉宾:
顾建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副院长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 党委书记 执行院长
中国医院协会标准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沈柏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副院长
癌基因与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 执行院长
上海市医学会 理事
普外科专科分会 主委
指导单位: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
支持单位:上海医学创新发展基金会
由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上海电视台《医聊大咖说》联合打造的医心向党 申康为民系列访谈节目。我们将聚焦上海市级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带大家全面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和市级医院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能级的重要进展和丰硕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推动上海市级医院高质量发展,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积极引导、支持、推动市级医院全面对标公益性发展方向,对标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市级医院临床诊疗能力、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扎实推进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落实国家和本市重要战略部署,医院发展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这十年,市级医院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哪些进展,在临床诊疗能力提升方面又有哪些新的突破?
本期大咖说,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山医院副院长顾建英、瑞金医院副院长沈柏用,和大家分享医院加强临床诊疗能力建设的经验和所取得的成就。
【访谈】
张译心 主持人:
顾院长您好!这十年,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之后,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主旋律。对于公立医院而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临床诊疗能力建设这座大山,是无论何时都绕不开的。能不能请您从中山医院的发展实践来谈谈,公立医院的临床诊疗能力建设如何找到高峰和特色?临床诊疗能力建设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顾建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副院长:
高原上有高峰,每个医院有特色,这样医院才能有发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十四五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临床诊疗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上海正在打造亚洲医学中心城市,也就是建设临床诊疗能力的高原。医院要可持续发展,唯有根据自身特色,在高原上建有高峰。中山医院可以说临床诊疗的综合实力出众,在心脏、肝脏、肾脏、肺脏、消化道、泛血管等领域的临床能力处于国内顶尖、世界先进水平。我觉得不同的医院有不同的特色专科,医院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包括专科发展的历史,来进行临床诊疗能力的建设。但是,一定不能一枝独秀,强势专科要带着其他相关科室一起发展;历史上相对较弱的专科,要尽可能和优势专科产生联系。中山医院用优势专科辐射带动多个高质量的特色专科群协同并进,目前中山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3个,重点临床学科22个等。
中山医院作为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一直以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我们瞄准尖端医疗技术、国际前沿技术,以突破疑难危重症诊疗技术为关键,希望形成一批在医疗技术、医疗质量、临床研究等方面领跑国际的优势专科,这是医院发展的支撑。我们坚信没有攻不破的难题,但凡能想到的问题,总能想办法解决,关键是理念和机制要发生转变。
临床诊疗能力的提升,我觉得临床研究能力是基础。针对加强新技术研发能力这一关键问题,申康中心出台了多项政策,从机制入手,对医院的战略规划管理、强化资金统筹、优化资源配置等进行推动,在申康的指导下,我们医院将临床研究费用纳入年度预算,临床研究投入逐年增加,激发了临床医生投身研究的内在驱动力。另一方面,人才是医院专科建设最主要的环节。我们弘扬“精英育才”的理念。这十年,我们医院通过外引内陪,培养了很多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临床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
得益于医、研、产、学、政的“五力齐发”,近年来,医院的创新成果“多点开花”并应用于临床。比如心内科葛均波院士团队研发的首款国产完全可降解冠脉支架,已于2020年上市,被称为“冠脉介入的中国心”;樊嘉院士团队研发了首个CFDA批准的核酸类肝癌体外诊断试剂盒,采集0.2毫升血浆可提升肝癌早期诊断率。随着试剂盒的普及,我国肝癌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或可提升至20%至30%,切实降低死亡率。
党的二十大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医院学科建设根本。过去十年,我们医院重点推进人才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规范化培养等多维度教培体系。着力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未来,我们引育并举,构建创新型的人才队伍。通过“医师-科学家”双规制培养模式,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数量充足、创新型、复合型、高层次的人才梯队,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张译心 主持人:
我觉得您这句话说得特别好,高原上有高峰,每个医院有特色,这样医院才能有发展。沈院长,您是肿瘤科方面的专家,那么能不能请您和我们介绍一下,近十年来,瑞金医院肿瘤科在哪些方面,体现了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沈柏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副院长:
肿瘤科在瑞金医院发展得非常好,例如,血液病、胰腺肿瘤都是难治性疾病。我们大量地研究这些病为什么会发生,告诉患者为什么会得这个白血病、肿瘤病,告诉病人他的病要怎么来治疗。当然我们还有很多新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新药的发明以及我们对整个临床路径的一个游戏规则的制定。
而在前面的12-25年,申康中心其实为我们市级医院投入了很多病房建设和软件建设,让临床研究体系得以保证。例如,申康中心成立了一个临床研究中心,建立一个临床研究的标准化病房。
另外,申康中心建立的结构化病史跟专病数据库,对于临床研究是一个非常大的支持。比如说胰腺癌这个疾病,专病数据库是由我做的。专病数据库就是把这个疾病有关的所有的700多项指标,把每一个病人的指标都收集好,全上海(患者指标)出来了之后,对这个疾病的领域当中,我们就有非常多的一些(数据)可以来进行做临床研究跟分析的这个病治得好不好。那专病数据库怎么更前进一步?那就是一个结构化病史。因为写一份纸质的病史一共8页,然后300个病人,比如说这个词,你都要去把它抠出来,我们就变成一个电子的这个分配式,是不需要写任何一个字的,都是我们在电脑上选的,那这样的话就很容易生成这种状态数据。一个国家好的医学,它一定有在整个国家范畴里面的某一类疾病的专业数据,全国统一的,这样的话就很容易去做研究、很容易比较,而不是每个医院都写一份胰腺相关的东西,每个人写出来的东西都不一样。所以前段时间申康中心做了一个所谓的样本库的建设,所有的胰腺癌我们都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来收集它的样本,这个样本就是它的组织库。这样的话,如果要做基础研究、要做一些测序、要做任何的东西,都需要去统一录入数据。
但其实我们能够告诉大家的只是一个你要留的样本是怎么样的业绩标准,以及固体的标本,你怎么制定一个样本存取的标准。因为其实不可能上海所有的医院,他把切下来的样本都送到我们医院里面去。而结构化病史跟专病数据库,确实在全上海都做,所以在未来每年2月份,胰腺癌的整个情况的发布,就是根据我们这个专病数据库来发布,也就是说这样一来,我们整个的治疗效果就会非常好。
张译心 主持人:
在最新出炉的中国医院排行榜中,中山医院一如既往名列前茅,在全国公立医院的“国考”中成绩也是数一数二,近日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启动,这是全国首个获批立项的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可谓是捷报频传。那么,站在新起点,中山医院作为“国家队”将如何加快高质量发展,对标国际一流,用高精尖的医学技术不断满足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为更多生命带来希望呢?
顾建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副院长:
中山医院是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国家医学中心是卫生健康领域的国之重器,是提升我国整体卫生健康水平、深度参与国际医学竞争的新载体。在建设国家医学中心的过程中,我们将建立起疫苗药物医疗器械研发攻关中心、医学研究转化中心、骨干人才培养中心、面向全国的公共卫生中心、高质量临床诊疗中心、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中西医协同创新中心等“七大功能中心”。根据规划,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将新建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和青浦新城院区一期工程,计划于2022年底开工,于2025年投入使用。
作为“国家队”医疗机构要对标国际一流,就要做到人才、学科、管理、教育等方方面面一流,尤其是瞄准解决疑难杂症、推动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助力推动健康产业发展。
近年来中山医院聚焦“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瞄准诊疗技术、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医疗设备4个方向,开展科研攻关突破。
医生护士不仅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成为了把临床痛点转变为创新靶点的“发明家”。比如我们医院和联影医疗的合作,9年前联影医疗刚成立两年的时候,尽管有非常好的技术、人才和定位、理念,但是与国际上的“GPS”(GE医疗、飞利浦、西门子医疗)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如何让中国能有“拿得出手”的高精尖医疗设备,避免因零部件坏了医院就要停机两周多,等进口到位才能让患者用上的无奈,我们和联影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之后,通过核医学科、放射影像科等医生、技术人员与工程师团队之间一次次研究、攻关、调试,最终设备的质量越来越好、临床接受度越来越高,全球首台全景动态PET-CT成像系统在中山医院装机,之后从上海走到全国、走向国际。
目前,中山医院梳理出多项“卡脖子”“临门一脚”攻关项目,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各部委,和申康中心、卫健委等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与百余家企业和平台签约,通过医工合作,持续推动高水平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研究成果转化。
通过医疗器械和诊疗技术的不断创新,中山医院的上海、全国乃至世界的“首例”在我们各个专科涌现:世界首例“聚合物瓣膜”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世界首例“利用切除的废弃肝脏行成人-儿童部分肝移植”、世界首例“POEM+STESD”治疗贲门失弛缓及食管多发憩室手术等等。
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变化,病人身上普遍患有多种疾病,因此多学科诊疗成为常态,也在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史上创造了不少的“第一”:2020年,我们给一位贵州63岁的患者成功实施了“心肝联合移植”手术,这也是自2002年成功实施亚洲首例“心肝联合移植”后完成的第二例。当时全国仅成功实施5例,充分体现了中山医院多团队协作攻克难关的技术能力,也为今后医院临床诊疗技术不断创新应用提供信心。我们在多脏器联合手术治疗探索实践中不断取得突破,已完成包括世界首例运用机器人微创技术同时根除直肠癌、切除肝转移、肺转移病灶在内的各类高难度手术治疗。
这正是源于我们统筹优势力量、布局资源配置的顶层设计,多学科协作精准施策的“中山模式”,立足联合门诊、病例讨论和对外交流“三维”平台,力求从医疗技术水平、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呈现螺旋式提升。
而一切医疗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服务我们的广大患者。我们希望整合医院多学科力量,为每一位病人、特别是疑难重症病人度身打造精准医疗服务。近年来,我们持续推进“以疾病为中心”一站式诊疗服务,现有30多个多学科临床诊疗中心。对于患者而言,遇到有些疾病时,肯定不了解到底是先看内科还是外科,听哪个医生的建议好。为了减少患者奔波,“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中心和探索中的“以疾病为中心”的病房,通过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让内科、外科、影像科的医生协作筛选优化的治疗方案,告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张译心 主持人:
提到这个国家医学中心,瑞金医院也有一个,叫国家转化医学中心。请问沈院长,国家转化医学中心具体在做什么?对于医院的临床诊疗能力建设起到了什么作用?
沈柏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副院长:
我先来介绍一下国家转化医学中心的成立背景。2011年,我国血液学名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瑞金医院终身教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建议,需要在我国大力开展转化医学研究,提高我国的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国民健康。
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家重视并由此拉开了我国转化医学建设的帷幕:即开始在上海、成都、北京协和、解放军总医院、陕西西安布局建设转化医学研究设施,以求形成覆盖全国主要区域的转化医学研究支撑网络。
其中,上海这个“支撑网络节点”——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就设在了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和瑞金医院,它2013年立项,2016年3月,2019年初闵行基地试运行,2020年12月瑞金基地转化医学大楼启用,标志着中国首个国家级综合性转化医学大设施正式落成并投入运营。这是继上海光源大设施、上海蛋白质中心后,第三家落户上海的国家级大设施。
转化医学的初衷,就是要把临床提出的问题快速转化为基础研究项目,而后再将研究项目的成果同样高效地转化为针对临床患者疾病的精准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等一系列方案,从而让新技术和研究成果更快、也更有的放矢地用于改善人类健康的大业中。就像小说里的武功高手要练成绝世武功,都要打通任督二脉;而在当今的发达医学领域也是如此,临床医学与基础研究这二脉也亟需打通。
瑞金医院国家转化医学中心的成立,是我国推进转化医学实践的重要一步,它将攻关方向锁定在针对我国重大疾病诊疗的重大关键技术的探索上,其重点在肿瘤、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旨在研究相关发病机理和规律,解决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中心拥有层流研究病房和数字化能量代谢仓,对临床研究数据可以进行智能感知和自主集采;另外,国家转化医学中心拥有百万级别样本数据库,具备高通量测序、质谱和药筛等组学研究平台。
张译心 主持人:
从硬件设施到临床研究成果转化,近十年来,瑞金医院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您觉得申康中心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沈柏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副院长:
从大的两方面来讲,首先,无论是我们的病房条件还是仪器设备,都和十年前大不一样了。现在整个医院的建设,每一个楼的兴起都是一个学科的带动。
第二个,其实瑞金医院最近10年做了一件让我觉得非常骄傲的事情,那就是成为一个研究型医院。瑞金医院的使命不光是治病救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成为一个研究型的医院。我们不遗余力地去探索某个疾病为什么会得,也就是探索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瑞金医院有11个研究所,我们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包括成立了瑞金医院的临床研究中心等等,这当中申康中心也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
其实像我们整个基础研究这块,它的投入并不多,而申康中心做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使得我们整个临床研究的体系能够得到非常好的保证,这个保证是包括它结构化病史跟专病数据库的推动、包括临床研究的推动、包括临床研究病人的推动,正是这些推动促使了我们各项肿瘤临床研究的大力发展和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最终让肿瘤患者获益。
张译心 主持人:
这十年也是互联网发展最迅猛的十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仅仅依靠传统的运营方式和管理手段,已无法适应现代医院的发展要求。那么我们都知道,中山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很超前的,想问问顾院长,您觉得医院的数智化发展和临床诊疗能力建设之间是什么关系?申康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引导作用呢?
顾建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副院长:
您说的没错,如果没有信息化建设,医院也谈不上高质量发展,数智化能为临床诊疗能力建设“充电”赋能。申康中心专门制定了市级医院智慧医院建设的“十四五”规划。首先,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申康对标国际一流,凝聚更强大合力,加强顶层设计,聚焦重点难点,统筹谋划智慧医院建设,发挥医联工程的核心引擎和示范先导作用,树立以信息技术引领现代化智慧医院发展的建设理念,以加快市级医院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可信安全为主线,以搭建未来数字化医疗生态底座为牵引,着力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与智慧医院的深度融合,促进医疗信息化创新发展,着力深化医联工程的数字医疗功能性平台,构建便民多元服务、临床高频应用、管理智慧决策的一体化智能中枢,并与上海城市“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等数字底座紧密衔接,着力完善智慧医院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着力巩固医疗大数据安全,增强大数据治理和跨平台数据共享能力,打造上海医疗信息化的创新策源高地,推进市级医院高质量发展。
另外,按照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总体部署,申康坚持共建共享,凝聚攻坚合力,依托医联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顶层设计市级医院智慧医院云系统,以规范化、结构化、智能化、集约化为目标,形成统一系统、统一服务、统一数据的“三统一”新型智慧医院建设模式,建成集医疗、服务、管理一体化的智慧医院。强化资源统筹协调,加大医院信息化资金投入,确保与市财力投入相匹配,推动形成全市智慧医院建设一体化新格局,加快市级医院数字化转型发展,打造现代化医院治理的新模式。
在申康的引领下,我们聚焦数字赋能,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医疗等跨行业新技术应用,丰富5G、区块链等技术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场景,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深度融合,建设医疗、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
其中,首推全新医疗模式——物联网医学。我们搭建物联网关键技术平台,并率先创立元宇宙医学联盟,实现物联网医学的AI技术升级。此外,我们推出全国首家智能门诊“AI医生”,在探索脑疾病人工智能的临床应用方面迈出第一步;融合 5G 的医联体影像创新平台助力长三角医疗一体化,打造中山医院医联体信息联盟,实现医联体内部信息互联互通,进一步促进医疗资源的均质化分布,提升基层医院诊疗水平。
当前,我们正推进“5G+健康管理”推广应用,实现“以人为本”全程智能健康管理。医院牵头申报项目入选国家“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将5G、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云计算等数字化工具与优质医疗资源的落地深度融合,打造全国首个“5G+数字孪生智慧医疗生态圈”,建立基于患者、医生、院区三大数字孪生模型,有效提升医疗服务的水平与效率,增进群众就医的满意度与幸福感,真正达到“高效能治理、高品质服务”。
加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医院的运营效率、诊疗水平,也可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同时还有助于缓和医患关系。比如很多需要高水平或者更高精尖技术的诊疗,诊治之后还会有相对较长时间的康复随访期,如果按照传统的诊疗模式,很多患者都需要在去往医院的路上来回奔波。在这个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疾病传播。而通过互联网医院,则可以让病情已经相对比较稳定的病人留在当地,甚至留在家里,在网上由专家进行直接问诊。
通过互联网这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可以使医院临床专科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获得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对于医生而言,互联网诊疗模式也可以使其服务面、服务总量成倍扩张,通过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网上看诊,医生服务的人群会不断增长。
【结束语】
张译心 主持人:
感谢收看由光明乳业冠名播出的《医聊大咖说》。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大众的迫切需求。在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临床诊疗能力建设是医院各项事业的基石,是医院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路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保障。十年来,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推动下,上海36家市级医院临床诊疗能力建设优势凸显,分层建设思路在整合临床资源,打造医院品牌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管理、医疗、护理、服务、科研、教学、人才引育、国际交流等方面,朝着高质量目标不断前进。非常感谢顾建英院长、沈柏用院长做客本期大咖说,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