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今年全国两会的重要议程之一,民法典草案将在人大闭幕会上表决。表决通过后,它将成为新中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目前最长的、拥有法律条文最多的法律,中国将正式迈入民法典时代。
民法典到底有多少内容呢?这部民法典(草案)总共分为7编、1260条,包含了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共计10万字,创下了新中国立法史的新纪录。从我们还是胎儿开始,到求学、工作、结婚,直到死亡都涵盖其中,可以说是妥妥的“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给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终极关怀。
这也意味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将因这部法典的诞生,而被深刻改变。
民法典怎样为民事单行法“去Bug”
其实,今年已经是新中国第五次尝试编纂民法典了。从1954年开始,我国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典制定工作,但都因政治、经济条件不足,以及学术分歧等各种原因,没有取得实际成果。所以,在民法典诞生之前,我们老百姓打民事官司,都是依据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一系列民事单行法。
虽是“散装”的形态,但这一系列的民事单行法,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制度基础、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那么既然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民事单行法,基本也可以覆盖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为什么还需要在此时编纂一部民法典呢?民法典是不是就是将各个民事单行法加在一起呢?
特约评论员白宇表示,民法典的编纂绝不是简单的“1+1”,而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的需要。比如,我们现行的婚姻法已经施行了40多年,如今的婚姻相处模式,以及婚姻所涉及的财产关系更加复杂;再比如继承法颁布于改革开放之初,当时普通民众财产数量少、类型简单,因此继承规则也相对简单、继承模式相对单一。编纂民法典其实是对既有的一系列民事单行法的重大更新,去除掉滞后于时代形势的规定,回应当下民众的重大关切。
此外,此次民法典的编纂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去Bug”。不同的民事单行法所规定的民事权利散乱零碎,甚至存在互相冲突的情况,这就导致法院在审判中,会遇到法律适用不协调的情形。而有了统一的民法典,可以将相互矛盾或有冲突的地方去除,通过体系化的逻辑力量,使民事立法的整体效应和体系效益得以显现,运作中尽可能地减少摩擦,更好地将公民的民事权利落到实处。
而随着民法典的出台,我国现行的这些民事单行法也将会被废止,完成自己光荣的历史使命。它们中行之有效的法律规则,将会在民法典中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
民法典的“互联网基因”
与《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相比,我国的民法典自起草之日起就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印记”。
此次民法典编纂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就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次重大创新。从织密个人信息保护网,到保障私人生活“安宁权”,从建立反性骚扰制度防线,到应对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对伦理的挑战,人格权编均划出了法律的“红线”,突出了对自然人权利的充分尊重和保护,也弥补了传统大陆法系“重物轻人”的体系缺陷。
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秘书王轶表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得到相对有效地解决之后,就更重视对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的确认和保障。人格权的独立成编,体现了民法典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回应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
除此之外,作为21世纪的法典,中国的民法典还回应了互联网、大数据、高科技等科学进步带来的问题,针对网络时代带来的侵害个人信息现象,民法典不仅规定了个人信息的保护规则,还首次将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等纳入保护范围。
“这不仅仅是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超越了时代的步伐”,在特约评论员白宇看来,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信息科技去侵犯他人权益,我们不能因此把所有技术发展的可能性关闭,反而要高瞻远瞩、面向未来地在民法典中留一些未来可以补充的窗口。
开门立法 回应热点痛点
近年来,社会上发生了多起高空抛物坠物伤人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对此,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就正式从法律层面禁止高空抛物,并细化各方责任。比如,作为物业,要尽到安全保障责任。作为侵权人要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如果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而作为有关机关则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
这些法律规定使得有关禁止高空抛物的内容更加完善,也更具备可操作性,切实回应了民众的关切,也维护了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
而在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分组审议时,有委员建议将上述条款中的“有关机关”进一步明确。对此,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采纳这一意见,将上述规定修改为“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
类似的倾听基层意见、开门立法修改,在民法典编纂的过程中贯穿始终。自2015年3月民法典编纂工作小组成立以来,立法人员不仅深入小区、居委会等开展调研,还将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在网上公布,先后10次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建议。而经过此次全国人大代表们连日来的深入讨论和审议,即将提交表决的民法典(草案)也已做出了100多处修改,使这部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法典更严谨、更规范。
“每一个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既不回避,又给出一个解决的答案,这是这部百科全书的意义所在”,王轶表示。民法典(草案)首次引入“离婚冷静期”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人会质疑这项机制会限制婚姻自由,王轶也从立法的角度做出了回答。“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不受限制的自由,离婚冷静期只针对协议离婚的情形,而不包括家暴等情形的离婚”。王轶表示,引入“离婚冷静期”实际是解决冲动离婚的问题,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
“民法典从全方位、多角度对民生关键问题做出回应,兼具力度和温度”,王轶表示,编纂民法典既是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又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杨臻 方菲菲)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