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透视近日连续报道了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经非正规回收渠道,流入小作坊,进行拆解和再利用,其过程不仅安全隐患重重,还可能污染环境。事实上,我国目前有156家企业,具备新能源车废旧电池“梯次利用”或者“再生利用”的资质。但现实情况是,这些“白名单”企业拼不过黑作坊,正日益陷入货源不足、有产能没产量的尴尬局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嘉定区的伟翔众翼新能源科技公司,是上海的“白名单”企业之一。回收来的电池,经检测后,可以通过后台数据,来判断电池模组,是否适合被梯次利用,不合适的会再进行深度拆解,提取贵金属用于再生利用。“检测包括了容量检测、气密性检测、内阻绝缘性,可以分析出电池包还能不能整包利用。”公司储能技术负责人印言伟介绍道。
为了达到安全和环保的要求,过去几年,企业投入了数亿元来完善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的话,每年回收处理量可达到1万吨,但目前实际的处理量,仅有一半左右。货源主要来自一些车企实验室和车企维修厂更换下来的废旧电池。
上海伟翔众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设备技术负责人陆斌很无奈:“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无序竞争,一些小作坊可能通过牺牲环境、违规操作的手段来降低成本,从而获得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这样却导致我们正规回收企业经营环境比较恶劣。”
记者在二手车回收市场的调查中确实发现,不少消费者通常不会过问电池去向,而是更在意价格。有消费者直言:“当然会选价钱高一点的,作为我们小老百姓的话,还是比较看重,我能够到手多少钱。”
而非正规渠道由于环保、运输、建设等成本较低,在电池回收时,反而能开出更高的价格,拿到更多的货源。“4S店或者拆车厂门口就有蹲点人员,来回收电池,那么,作为个人消费者来说,肯定会考虑经济价值、有经济利益,会更加愿意把电池卖给这些不合法的渠道,这是没办法避免的。”上海市循环经济协会咨询部主任严冬青说道。
于是,“有产能没产量”的尴尬,成了不少“白名单”企业的共同烦恼。“那么多的企业涌入进来,也造成了我们回收行业开工率较低,相对应的,回收成本也持续攀升。”赣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公晓钦这样说。
对此,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魏学哲也直言:“如果这些‘白名单’企业、正规企业收不到货源,经济效益就会不好,那也就可能没有动力继续做这件事情,这就是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
那么,到底有没有办法,从源头上堵住退役电池大量流入非正规市场这个漏洞呢?业内人士介绍,其实从新能源车电池的制造环节开始,对每个电池,都有专属的编号,可以用来监管动力电池的全生命流程。
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捷能测试技术负责人邵华指出:“对电池‘从生到死’是要监管的,电池从它造出来也是有一个ID号的,从它生产出来装到哪辆车是有数据监测的,从车上拆下来以后是由这个‘白名单’企业回收,它再去做梯次利用也好,做成原材料回收也好,都要上传到国家溯源系统,对其进行追踪。”
国务院办公厅今年2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中,专门强调,要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溯源管理。其实,上海在2021年,就建立了专门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不过,人大代表也发现,使用这个平台的,基本都是合规企业。流入非正规处置市场的电池,依然游走在追溯系统之外。
但市人大代表洪程栋也提出:“目前整个追溯系统,覆盖面还是比较窄的,追溯系统其实针对的是‘白名单’企业,他们所有的报废电池要写入追溯系统里面去,而小作坊根本不会考虑怎么追溯的,他只要把电池电芯提取出来、卖掉赚到钱就行了。”
专家指出,光有规范还不够,监管只给白名单企业念紧箍咒也不够,更重要的是怎么通过建立可操作性的办法,把制度落实到强制执行层面,让那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小作坊,被排除在正规的回收处置链条外。如有违规,严惩不贷。比如:采取“车电合一”的报废模式,方便通过电池编号来追溯其流向,从根源上减少电池流入黑市的可能性。
“比如说‘堵漏洞’这个环节,一定是要求车跟电池统一处理,如果做成了梯次利用的一个产品,以后其实它就变成一个新的商品了,这样的话,还要再出台其它的一些政策去把这个漏洞堵掉。”上海市循环经济协会咨询部主任严冬青这样说。
专家建议,加快建设一套科学规范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引导退役电池流入正规回收企业,对电池中的镍、钴、锂等金属,进行高质量回收利用已势在必行。新能源车本是绿色产业,莫让废旧电池回收处置的不规范,拖了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后腿。
连续三天的《新闻透视》,关注了新能源车废旧电池回收处置乱象,也揭示了从源头到末端的监管难点。事实上这些年,国家和各省市也在不断发文,国务院最新出台的意见提出,要推动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质量认证,对“作坊式回收”开展联合专项检查等等。但是,规范和文件要落到强制执行层面,监管要覆盖业内所有对象,方有效用。新能源车产业如何“从绿色走向绿色”,值得思考。
编辑: | 尤颖慧 |
摄像: | 卢敏 王毅 包钢 |
责编: | 虞之青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