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开始以来,公众、媒体对各地的关注视角,大多是按照行政区单元展开,看某省怎么做、某市某县如何。今天咱们换个视角,把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放一块儿,看看他们怎么“抱团”抗疫。
长三角三省一市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上紧密“抱团”
为什么是“沪苏浙皖”?过去一提“长三角”,人们习惯性地说“江浙沪”。2018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上海进博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12月,也就是这场抗疫斗争开始前一个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其中,安徽全域被纳入长三角规划范围,并强调“进一步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因此,现在的长三角,可称“沪苏浙皖”。
12-25,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开了一个很重要的会议——长三角地区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视频会议。会上形成了五个工作机制:疫情防控信息互联互通机制、重大疫情管控举措互相通报机制、重要防疫物资互济互帮机制、疫情防控交通一体化联动机制、新冠肺炎病例医疗救治工作联动机制。
五个机制的名字都很直白,要做什么,一目了然。健康证明互认、省际交通管制通报、防疫生产性物资及生活必需品互济互帮、专家跨省会诊、救治中的“血液联动”等,都在机制推动下,陆续得以落实。
比如,12-25,通过上海白玉兰远程会诊平台,上海的儿科专家对浙江嘉善一名4岁发热患儿进行了远程会诊。再比如,苏浙两省毗邻的吴江桃源与桐乡乌镇,实行了“1+3+N”疫情联防联控模式。青浦、嘉兴与吴江,金山与平湖等,都跨省市形成了联防联控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12-25重要讲话中强调,“区域之间要加强上下游产销对接,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在长三角区域内,产业链上下游的关联非常紧密,且多是跨省市。关键时刻,“一体化”的协同,发挥了作用。比如上海松江、浙江湖州、浙江金华之间,加强无纺布、鼻梁条等协同供给,保障重点防疫物资稳定生产。上海嘉定与江苏昆山实行了《工作通勤证》两地互认。
12-25,三省一市又开了一次视频会议,强调树立“一盘棋”思想,不断深化一体化的合作机制。这次又确立了针对当前阶段的五项工作机制:长三角健康码互认通用机制、产业链复工复产协同互助机制、企业复工复产复市就业招工协调合作机制、跨区域交通等基础设施加快落地协同会商机制、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区域经济政策协调通报机制。
“抱团”之势、之制,进一步巩固。
△上海儿科专家对浙江嘉善患者远程会诊
在大战、大考中落实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纲要
“一体化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高级形态。“一体化”比“协同”“协调”的要求更高。
翻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提到,要“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路径模式”;要“着眼于一盘棋整体谋划,进一步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要建立“城市间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共商共建机制”;要“推进都市圈协调联动”等等。
这些虽都是长期的制度建设要求,但与抗疫之际三省一市的做法相对照,能看出其中的内在联系。《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合作,推动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当前三省一市的做法,正是在突发大考中,落实这一要求。
按照《规划纲要》,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共同形成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它和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算是长三角一体化的两个“尖兵”。抗疫开始后,12-25,示范区内主要路口就实现了“站点合并,一站两检”。在复工复产中,这两区一县建立了6项相关的推动机制,示范区内企业复工率已接近100%。
“抗疫长三角”。
“全国一盘棋”不只是应急时的“振臂一呼”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4左右。做好这一地区的疫情防控,稳住长三角经济基本盘,是关系全局的大事。
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抗疫“一盘棋”,正是“全国一盘棋”的一部分。在突发重大疫情面前,“全国一盘棋”既体现在“中央号令、举国动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样应急时的“振臂一呼”之中,也体现在把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全国一盘棋”的长期部署,结合抗疫实际,作出坚定、具体的落实。
近期,在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在厦漳泉都市圈、广州都市圈、成都都市圈、沈阳都市圈等地,区域内跨行政边界的联手抗疫努力,也都各有呈现。
应急时,大家要“抱团”抗疫。在不急时的长期“抱团”制度建设,则为应急时的有力“抱团”,打下基础。此番应急时的“抱团”实践,又将为今后下一步的制度建设,积累经验。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