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25凌晨,孟晚舟引渡案听证会,在加拿大卑诗省高等法院举行。
本次听证原定五天,但若法官认定美国引渡孟晚舟的要求不合规定,可宣布释放孟晚舟,因此听证可能提早结束。
12-25,孟晚舟在温哥华机场转机时,被加拿大边境人员拘捕,理由是美国指控孟晚舟犯罪,向加方提出引渡要求。
10天后,孟晚舟获得保释,之后一直在温哥华家中被软禁,只能在划定范围活动,一旦越界,绑在她脚腕上的电子脚镣就会报警。
美国出于一些众所周知的目的,指控孟晚舟违反美国对伊朗制裁令,存在所谓的“商业欺诈”行为,要加拿大抓人并引渡给美国。
从此,加拿大把自己卷入一场政治风暴。
“双重犯罪”问题
本次听证焦点,是“双重犯罪”问题,也就是美国对孟晚舟的犯罪指控,在加拿大是否也属于犯罪。
依据《美加引渡条约》,被请求引渡人所犯罪行,必须满足“双重犯罪”原则,否则,不予引渡。
特朗普上台后,单方面退出六国与伊朗签订的《伊核协议》,重启对伊制裁,禁止和伊朗做生意。
美国指控华为为了获得花旗等银行的服务,隐瞒其与一家伊朗公司skycom之间的关系,并将矛头指向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
美国制裁伊朗,欧洲多国另设一套系统继续与伊朗做生意。加拿大是否听令美国,那是加拿大的事儿;但加拿大自己,并没有针对伊朗的制裁法令。
这样来看,不要说华为是否有所谓“隐瞒和伊朗公司关系”从而获取银行服务的“罪行”,退一万步说,即使有,那也没有违反加拿大的法律。
听证会“现场录像”?不行!
这场听证,事关孟晚舟个人自由,背后,更是大国角力。
正因为这不是一起简单、纯粹的刑事引渡案,13家加拿大和国际媒体联名申请,要求在现场放置两台摄像机,录制部分听证内容,满足公众知情权。
上周一,卑诗省高院拒绝了这一申请。
加拿大方面解释说,鉴于孟晚舟案在国内外均受到极大关注,此举可能会歪曲公众对诉讼的看法。
再者,后续万一孟晚舟被引渡到美国,听证会画面极有可能被陪审团看到,特别是考虑到这次听证会的焦点——“双重犯罪”,缺乏背景介绍的转播,会从技术层面上让观众误以为当事人承认了犯罪,从而影响孟晚舟获得公正审判的机会。
孟晚舟引渡案的走向
听证会结果很简单,法官要么同意引渡,要么不同意引渡。
不过,过程一点不简单,可能有三个关键节点:1月、6月、9月。
一、孟晚舟律师提出,美国引渡要求,不符合《美加引渡条约》中“双重犯罪”规定,如果法官认同,可以宣布释放孟晚舟,不过检方有30天上诉期;
二、如果法官不认同孟晚舟律师的主张,听证将进入第二阶段,时间是今年6月;
三、第二阶段的听证,孟晚舟律师将主张“程序滥用”,因此应美国要求抓捕孟晚舟不合法。
去年十月,媒体曝光,加拿大边境管理局拘捕孟晚舟后,将她电子设备的密码透露给了警方。
代表美国提出引渡要求的加拿大政府律师称,这是个“小错误”。
为何把密码透露给警方?警方拿到密码后做过些什么?美国人知道密码吗?这些只是疑问,但留给人的想象空间,实在够大。
如果法官认同抓捕程序不正当,引渡程序就此停止;同样的,检方有30天上诉期;
四、如果法官不认同“程序违规”,听证将进入第三阶段,时间是今年9月。法院将评估,美国提出引渡孟晚舟的证据,是否足够充分。
孟晚舟引渡案的“政治暗影”
加拿大一直标榜司法独立,称“孟晚舟引渡案”与政治无关。
但事件发生的微妙时机、美国政客的摇旗呐喊、以及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都给孟晚舟案投下挥不去的“政治”暗影。
孟晚舟2018年底被捕几天后,特朗普就发推表示,如果解决孟晚舟案有助于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他可能会介入此案斡旋。
《福布斯》杂志说,特朗普政治化了“孟晚舟案”。《华盛顿邮报》称,“美国要求加拿大逮捕孟晚舟,是最愚蠢的做法,是严重错误。”
根据加拿大的《引渡法》,引渡程序不得用于政治目的。
孟晚舟的首席律师佩克表示:“孟晚舟案明显被政治化阴影笼罩,是我经手过的引渡案中最明显的一起。”
孟晚舟被捕一个多月后,12-25,时任加拿大驻华大使麦家廉,在媒体座谈会上表示,孟晚舟“有充分支持她的论据”反对被引渡到美国,比如“特朗普在讲话中表示,可能会在她的案件中有政治介入。”
两天后,麦家廉在特鲁多的要求下被迫辞职。
加拿大网民说:“麦家廉公开表示支持中国,华盛顿把他解雇了。”
可以终结“孟晚舟引渡案”的人
加拿大引渡案中,司法部长享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权。
司法部长如果认为孟晚舟引渡后无法得到公平审判,可以拒绝签发引渡令。
不过,司法部长介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2019年初,总理特鲁多还因为涉嫌向时任司法部长乔迪·威尔逊—雷布尔德施压,被反对党要求辞职,遭遇“执政以来最大危机”。
事情发生在2018年9月-12月。特鲁多和政府多名官员向她施压,要求她利用司法部长职权,指示检察机关,让一家建筑企业避免因涉嫌刑事犯罪而接受司法审理。
2019年1月特鲁多内阁改组,乔迪·威尔逊被踢出核心圈,丢了司法部长职位,调任退伍军人事务部长,两个月后,她选择辞职。
特鲁多挺过了这次“司法”危机,也尝到了其中的厉害。孟晚舟引渡案,他只能高调地喊着“司法独立”,不愿直接牵涉其中。
而没有总理的压力,新任司法部长大卫·拉梅蒂,自然更没理由去接这个“烫手的山芋”。
“崩溃的”加拿大引渡系统
有媒体曾给加拿大支招,让他们效仿德国。
2019年2月,美国要求德国引渡一名土耳其男子,理由是他杀害两名美国军人。德国法院没有答应,而是决定把他遣返回土耳其。法院判决没有事前知会美国。
德国可以不理美国要求,但加拿大却没这么硬气。
加拿大一直把美国当成最重要的盟国,不仅在经济上高度依赖美国,在对外关系上,更是把“对美关系”当作加拿大外交政策的基石。
《纽约时报》统计发现,美国向加拿大提出引渡要求,通过率高达90%。
加拿大广播公司统计过2007/08到2017/18财年的数据,10年间,加拿大逮捕了755名被引渡人,其中681人最终被引渡。
《渥太华公民报》也公布过一组数据:1999年到2014年间,加拿大收到超过1500份引渡请求,90%的请求来自美国,所有请求中,只有5份被驳回。
如此高的引渡通过率,也引起加拿大国内的不满。加拿大广播公司评论说,这会“让加拿大人深陷麻烦之中”,并称加拿大的引渡程序是一个“崩溃的系统”。
根据加拿大《引渡法》,被申请引渡人若主张自己无辜,举证责任并不在检方,即使检方手中掌握了这样的证据,也没有义务呈交法官。
而且,实际审理中,引渡法官对引渡证据的审查标准非常宽松,只要表面看上去证据是可靠的,不需进一步排除怀疑,就可以认定符合引渡条件。这一点也被广泛诟病。
2018年5月,加拿大大学教师协会、加拿大公务员工会、加拿大邮政工人工会等组织组成联盟,要求对加拿大的引渡法案进行彻底审查,呼吁进行实质性的改革。
中国农历春节,马上要到了
12-25,孟晚舟被拘一周年。她在温哥华的家中,写了一封公开信。
她在信中写道:
“这一年,经历了恐惧和痛苦,失望和无奈,煎熬和挣扎。
这一年,学会了坚强承受,从容面对,不畏未知。
……
灯,左“火”右“丁”,火是希望,丁是人本。有你们的地方,就有万家灯火,荧荧光芒是温暖,更是方向,总能在黑暗中给予我们信念的力量。
亲爱的你们,这些温暖都是照亮我前行的灯塔!”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