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出台了《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实施方案》,提出除儿童医院以外,在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严格控制并逐步取消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和静脉输注。
叫停门诊输液,原因为何?“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本是基本的医学常识,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然而在我国许多医院里,输液往往成了“最简单快捷”的首选给药方式和治疗常态,而非迫不得已才使用的“最后方式”。
“输液依赖”带来的不良后果,就是抗生素滥用,门诊的输液药物中70%含抗生素类的药物。而我国每人每年输液的平均水平是8瓶,远远高于国际上的人均2.5到3.3瓶的水平,全国每年输液量超过100亿瓶,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输液不良反应。
实际上,输液隐患很多,例如极易出现肺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等情况。加之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不良反应往往出现得更快、更严重。抗生素使用多了还会让人体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高耐药性细菌不断涌现,最终的后果是在不远的将来,人类受到新病菌攻击的时候可能会无药可治。
广东并不是第一个出台相关政策的省份。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江苏、浙江、安徽、黑龙江等15个省份出台限制门诊输液的举措,同时还有不少省、地市的医疗机构在尝试初步限制取消门诊制度。其中江苏省规定从12-24起,除儿童医院外,46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成为中国第一个全面叫停门诊输液的省份。
虽然不少患者已经知晓过度输液可能带来的危害,不过,医生坦言,很多病人盲目追求“疗效好、治病快”,因此更愿意选择输液治疗。叫停门诊输液后,依然很难打破患者的“输液依赖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提出,“输液依赖症”的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是医生的医疗行为不够规范,其次患者也图快速省事的治疗方式,往往会要求医生输液。
自2011年开始,原中国国家卫生部实施了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并出台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建立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各级医院都在严格规范医疗行为、控制药占比。而对于患者主动要求输液、开抗生素的行为,除了劝说,陈院长建议,要通过加大宣教教育的方式,普及医学常识,从而也避免医患矛盾。
【视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医疗行为不规范与患者硬性要求 是“输液大国”的成因
针对叫停门诊输液会造成急诊、住院病人猛飙、给现有医疗资源带来压力的猜测和担心,长期工作在医疗一线的看看新闻Knews特约评论员郑山海提出,叫停不合理的输液,是通过口服药物来进行治疗,这样反而会减少对医疗资源的占用,降低门诊账户的使用,但重点仍是患者能够理解叫停输液的合理性。
【视频】看看新闻Knews特约评论员郑山海:叫停不合理的输液 会减少对医疗资源的占用
大量滥用抗生素,会产生更多的耐药细菌,最后导致无药可用,这是全国各地医疗机构选择叫停门诊输液的直接原因,而深层次的原因是,此举更涉及当下正在进行的医疗改革。
业内人士分析,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门诊输液是医院的创收点之一。使用价格远高于口服药品的静脉输液产品,医院能从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这就是“以药养医”模式。
以药养医,始自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我国医院开始实行“全额管理、定额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模式,如果政府所拨经费难以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行,药品收入则成为医院在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外的主要收入之一,份额超过40%。
进入2008年,新一轮医改的背景下,如何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被列为亟待解决的头号问题,因为这与老百姓的利益直接相关。
取消门诊输液后,能够切实减少老百姓的医疗费用、控制不合理增长。以一个二级医院为例,取消门诊输液前,医疗费用人均150元左右,取消后至少可以下降30%。
为了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改变以药养医的旧医疗模式,国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也不断加码。根据7月份财政部发布的数据,今年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将超过1万2千亿元,这是医改开局的2008年的3.9倍。
叫停门诊输液,对于医改的促进,舆论是一片肯定之声,并寄予期望。有媒体以“斩断过度医疗的第一只手”为题,提出叫停门诊输液,是对滥用抗生素现象的纠偏,更是对以药养医制度顽疾的外科手术,这是医改政策逐步推进的结果。医疗改革唯有拿出更大的勇气,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医疗常识才能逐渐回归,更合理的医疗模式才会建立起来。
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傅鸿鹏提出,门诊输液有了"紧箍咒",这将成为医改新趋势。力度和决心是够了,但怎样落到实处,需更多政策跟进。
会不会出现医院为了暴利偷偷摸摸继续门诊输液业务的现象?不输液了,医生会不会换一种方式吞噬着患者的身体和钱包?这仰赖于广东乃至国家对于医改整体方向的把握,尤其是对长期以来旧医疗模式的推倒重来。
在广东叫停门诊输液的新政中,强调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医院药品、耗材、设备等业务收入挂钩。傅鸿鹏认为,这种尝试早已有之,但新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迫切需要加强。
傅鸿鹏建议,医院要建立正常的补偿机制,让医务工作者通过专业技术服务来获得收益。还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政策输血,推动分级诊疗尤其是门诊医疗的更广泛普及,厘清医疗全产业链错综复杂的既得利益关系,从各个环节来击破以药养医的生存土壤。
【视频】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傅鸿鹏:改变“以药养医” 破有余 建不足
总之,要让决策者、执行者乃至医疗行业从业者明白,以药养医就像依附于人体内的抗生素——看似短期有效,能应付眼前问题,却给医疗体制带来更长远的负面效应。在叫停门诊输液等改革举措的步步推进之后,我们期待全面叫停以药养医那一天的到来。
(编辑:阴怀德)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